汤潇逸两手撑着桌子,
“受限于距离、基础设施、地缘环境的威胁,我们和沙俄帝国都没法真正的打一场。”
“短期内的胜负,无法改变任意一方的决心,例如我如果暂时战败,我会积蓄力量,准备一雪前耻。”
“我会尽可能调集一切能调集的力量,训练士兵,准备战争物资,建设公路铁路。”
“就像沙俄帝国正要做的那样。”
里昂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
沙俄帝国的铁路和工业建设,还是靠法兰西的融资搞的,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法兰西就给予了十几亿法郎的融资。
这也是为啥,法兰西会希望能调停沙俄和华夏。
就在里昂认为这件事没法做成的时候,汤潇逸话音一转:
“但是,决战不是现在,双方都还在准备中。”
汤潇逸看着里昂:
“我之所以要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只是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些许战略优势。”
“现在,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停战也没啥。”
“说到这个,里昂。”
“如果你能调停我们,应该能获得不小的声望吧?有没有想过更进一步?”
汤潇逸不介意和沙俄停战,反正谈判的时候战斗又不停的。
什么?你说要停?
华夏帝国陆军表示,你亲自派兵来说话吧!听听谁的声音更洪亮。
里昂犹豫了一下:
“成绩肯定是有,但还不够,我毕竟不是法兰西贵族,也不是资本家。”
“顶多,施耐德集团会支持我,还不足以让我当上部长。”
汤潇逸一脸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
“里昂,你没听清吗?我是说,布尔人。”
“德意志人的支持,加上法兰西的,不需要表现的太好,只要能给英吉利人制造麻烦。”
“只需要是麻烦。”
“你想想,挫败了英吉利人阻碍调停的阴谋,又给英吉利人找了麻烦。”
“还怕没有支持者吗?”
里昂眼前一亮。
平心而论,实话实说,要是有人能做到这两件事,他自己都会支持对方。
毕竟英法百年战争不是白打的。
对于法兰西高层、旧贵族、资本家来说,赚钱是赚钱,生活是生活。
赚钱的时候,迫不得已和英吉利合作,那是没办法。
但生活中不厌恶英吉利人,那就不是法兰西人!
“我的目的已经达成,只要法兰西,或者说你能说服沙俄帝国接受调停,第一件事就已经达成。”
汤潇逸微笑着,
“不过现在英吉利应该已经在鼓动尼古拉二世继续打下去了,不然不会帮沙俄运送物资。”
“你要说服沙俄,说服尼古拉二世,就得快,我也愿意以个人身份,帮助你完成这件事。”
汤潇逸所说的帮助,就是歼灭沙俄帝国陆军。
不断的歼灭。
这样,就能动摇沙皇对战争胜负的信心。
而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一是包围圈已经成了,科技点数正在疯狂上涨,原始目的已经达成。
第二是英吉利做初一,他做十五,把法兰叫去给英吉利添乱。
第三就是投资里昂,连续完成这两件事后,推他上外交部长的位置,为左右未来的局势做准备。
…………
八月下旬,阿美利卡主力舰队在圣弗朗西斯科集结出发,前去支援杜威。
杜威虽然打了个败仗,但之后又完成了登陆和开辟登陆场的任务。
加上他的威望,得以保留原职。
同时,法兰西“悄悄的”调停着沙俄帝国和华夏帝国。
尼古拉二世倾向于继续战争,但远东的情况又在告诉他,远东已经打不下去了。
要打,就得派援兵,但现在已经八月底了,到九月,西伯利亚的温度就会开始下降。
等到十月,陆续就会下雪,初雪后,道路将变得难以行动。
而等到土地冻结实了,寒冷的气温又不适合继续行军。
之所以“悄悄地”要打引号,是因为这种事不可能瞒得住。
尼古拉二世知道了,各类秘书侍者也会知道,大臣们就知道了。
而且,尼古拉的皇后也会知道,辐射面就更广了。
于是到8月底,英吉利人一边和法兰西互喷脏话,一边发动第二次布尔战争时。
东瀛人又来了。
“陛下,东瀛是来请求您的帮助的,现在的东瀛极为困难,恳请陛下伸出援手,东瀛必定记住陛下的救命之恩!”
原敬又来化缘了。
汤潇逸有些不耐烦,但奈何东瀛还有用:
“你先说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