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 第370章 华夏正在备战?!

第370章 华夏正在备战?!(1/2)

    汤潇逸思考了良久。

    最终觉得,如果东瀛同意黄鑫浩的条件,关税协定、恢复贸易,也不是不能谈

    毕竟一旦谈成,华夏就能凭借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快速控制东瀛重要的出口商品中的一环。

    然后,东瀛就相当于变成了华夏的经济殖民地了。

    东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但一旦谈成,东瀛现在脆弱的经济,根本挡不住华夏有组织的经济入侵。

    还没有进入瓜分狂潮,华夏底蕴犹在,随着工业建设和银行的铺开,散落民间的财富正在快速流转起来。

    换句话说,华夏,有钱!

    不过,东瀛真的会同意吗?

    汤潇逸觉得悬。

    毕竟东瀛还有战斗力,而且华夏帝国海军的力量,才经过一次萎缩。

    这时候认怂,不是东瀛的风格呀!

    …………

    因为开始备战,汤潇逸特意来了江南厂,视察一下江南厂的现状。

    “陛下,江南厂经过三次扩大后,原址自己容纳不下更多设备和人员。”

    “加上各式各样的工厂都聚在一起,交通、物资压力都极大,环境也较差。”

    “所以我们正在将江南厂分割,目前这一块仅保留了武器工厂,更名为帝国江南兵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大口径火炮,以及提供特种钢材。”

    “原本的船坞和附近的设备,更名为海军江南造船厂,现在有十几艘战舰正在生产。”

    “东南部厂区划分给了海军江南船舶动力厂,锅炉、轮机都在这里被组装生产出来。”

    “安全起见,火药工厂被成套迁到了郊区。”

    “另外机器生产车间和步枪等步兵武器生产车间,也迁走成立了单独厂区。”

    “各厂区之间有专用铁路连接,如此一来,也不会影响生产。”

    汤潇逸没想到,他走了后江南厂的变化这么大。

    他知道江南厂要扩建,许多文件他也看过,但看文件,终究不如看现状来的直观。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他影响了工业的发展,而是工业发展本就是如此。

    从0到1,比从1到10难,而只要市场不出问题,从10到100更加简单。

    有了1,只需要复制,然后稍加改进,就能出现2。

    但是0不论如何复制,都是0。

    江南厂就是如此,汤潇逸改制,清国覆灭,市场问题解决,甚至汤潇逸还给予了大量投资。

    “陛下请看。”

    炮厂的厂长戴着眼镜,抚摸了一下粗壮的炮管,眼中满是感情,

    “这是刚刚完成的双联装254毫米40倍径舰炮,值得称道的是全新炮塔,最大射速能达到每分钟3发!”

    “而且,我们预计,可以应用到龙威同级的283毫米舰炮上,我们正在准备实验。”

    也就是说,283毫米舰炮的射速,也有可能提升至每分钟3发的极限射速。

    当然,大口径舰炮对最高射速的追求已经没有152等中口径副炮那么高了。

    因为随着交战距离越来越远,弹道越来越弯曲,炮弹在空中飞行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

    一发炮弹需要飞行数十秒甚至更久。

    最大射速,第一发炮弹还没落地,第二发已经升上最高点,开始下坠了。

    在校射阶段,最大射速用处不大。

    当然,齐射阶段,就有用了。

    更快的射速,能发射更多的炮弹,去赌运气。

    过一段时间之后的海战,就是赌运气。

    “203毫米舰炮的开发完成的怎么样?”

    汤潇逸摸了摸炮管,冰冷的炮管却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

    “我们做了三根50倍径的炮管,勉强在其中找到了射速、初速都满意的产品。”

    “不过,火炮寿命、良品率,终究还是问题。”

    “另外,三联装主炮的命中率问题已经解决,虽然达不到双联装主炮的精准度,但这点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254毫米舰炮是为万吨装甲巡洋舰开发的,三联装203毫米50倍径舰炮也是。

    254毫米舰炮是一种选择,203毫米舰炮也是一种选择。

    汤潇逸更倾向于203,没别的,254毫米舰炮,定位有些尴尬。

    254毫米舰炮威力虽然更大,大得多,甚至综合下来254舰炮威力比203舰炮高个一倍。

    但,打战列舰核心区也打不动,打巡洋舰,威力过剩。

    对付战列巡洋舰,纯属自己找罪受,该跑就跑。

    “寿命、良品率,主要和材料、加工能力有关,材料你们可以找特种金属公司解决,加工能力可以找闵厂。”

    “生产一些,哪怕用来储备也可以,我们以后用的多。”

    汤潇逸本来想看试射,但没准备。

    他来的有些不巧,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