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 第338章 出油了

第338章 出油了(1/2)

    婆罗洲,作为曾经建立过华人国家的地区,华人的质量和数量都是东南亚之最。

    数量很好理解,兰芳存在百年,不断的吸引华人前来,也不断的繁衍。

    巅峰时华人华侨数量超过百万。

    质量就是教育水平了,虽然不能说人人都读过书,但不少人都识字,而且,除了客家话,还基本都会一口蹩脚的北方话。

    经过荷兰人数十年的蚕食、侵略、压迫,婆罗洲华人华侨还剩下不足20万,华裔(讲华语有血统)还有30万。

    加上从巴达维亚送来的一批拥有技能或者学识的华人,构成了兰芳特区第一批开发者。

    “兰芳特区的开发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源开发,根据上面得到的勘探信息,我们脚下很可能有一块大油田。”

    刘庆森跺了跺脚,看着眼前破旧但正在工作的钻台。

    这是从阿美利卡淘的二手货,不过二不二手不重要,这次打井是为了验证这地方有没有油。

    不是为了直接产出。

    “诗里呀,这名字取的,这也不像诗里的样子。”

    黄鑫浩看了看周围的穷山恶水,

    “等挖出了石油,石油公司肯定会放在这儿,还有移民、来做生意的生意人、驻军,很快就能变成一座小城。”

    “早点改个名字吧,你觉得石油城怎么样?”

    刘庆森本来想吐槽他没文化,这也太直白了,但钻井那边突然出现骚乱。

    “怎么了?你去……”

    刘庆森刚指着警卫,钻台那边突然喷出十几米高的“水柱”。

    是的,是水柱,飞到天上后,蓝白色的水花反射阳光,漫天飞舞的液体折射光线,出现一道彩虹。

    不过并没有过多久,水柱就变短,最终只维持几十公分高度,持续往外冒。

    “咱们打到地下暗河了?”

    刘庆森皱着眉头。

    他对原油的印象来自于少数的书籍、新闻报纸、字面意思。

    在他的印象中,石油是黑色粘稠状物体。

    “这……”

    黄鑫浩不太确定,沉吟了一下,

    “部分石油会呈现出其他颜色,优质石油也没这么粘稠。”

    “不过这太清澈了,应该是地下水。”

    至于蓝色,他们都觉得是反射的天空的颜色。

    但他们不确定,工匠确定呀。

    他们在上风向没闻到味道,工人们已经闻到了异味,立刻就确定了这是石油。

    经历了井喷之后的短暂混乱,刘庆森和黄鑫浩才确定这是石油。

    “将军先生,行长先生,如你们所见,我们钻出石油了,并且这里的石油品质很高。”

    一个白人大胡子拿着一个金属杯子走了上来,里面装着淡蓝色略微透明并泛着荧光的液体。

    “我敢肯定,这种石油能提炼出大量的煤油,还有一些汽油柴油,总价值不会低。”

    黄鑫浩端起杯子,摸到了糊在杯子上额原油,相较于水称得上黏糊糊的。

    但也就和普通的粥差不多。

    “很好,莱昂纳德先生,你的设备我们按市场价全部收购。”

    黄鑫浩点点头,这是他以正常薪水聘用到三套人马的条件。

    阿美利卡正在爆发经济危机,而且正在迎来石油井喷的年代。

    在德克萨斯、路易斯安娜,日产万桶的自喷井一个接一个出现。

    供应增加,消费减少,石油的价格快速降低。

    对于大公司来说,他们能够撑过去,但是对于怀着发财梦去开采油田的小团队来说就不一样了。

    人员工资、日常消耗、石油的储存费用、还有最恐怖的,银行的贷款。

    一点一点的消耗着他们为数不多的资金。

    毕竟投资实业的,手里不会留着大笔资金放着不用。

    平时还能向银行贷款,现在哪怕是高利贷都贷不动了。

    为了不破产,众多小团队纷纷抛售能够抛售的一切。

    原油、油井、油田、土地、设施、设备,因为抛售的人多了,原油开采又没了利润。

    设备已经成了白菜价。

    黄鑫浩就是在这个时候,以标准薪酬雇佣他们来开采石油。

    并且承诺第一个打出石油的人,能够以市场价格向华夏出售设备。

    经济危机前的市场价格。

    至于油田,那没办法,黄鑫浩不信阿美利卡。

    所以,一个个团队抵达这里后,都在快速钻井,甚至日夜兼程。

    为了能尽快打出石油,他们也将自己的独门秘术都教给了协助他们的华夏人。

    不为别的,就为了不破产。

    “行长先生,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是我做人的底线,我必须告诉您,这口井的产量并不理想。”

    莱昂纳德犹豫了一下,

    “虽然油质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