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清末小旗兵 > 第335章 男人们的话题

第335章 男人们的话题(1/2)

    第335章 男人们的话题

    付宁把脚踩在黄疯子的椅子腿上,一只胳膊搭在曲起的膝盖上,一只手端着酒杯,上半身往刘俊生那边靠。

    嘴里跟他说着张勋复辟那年,自己在天坛里打死关老六的事儿。

    等他说到,跑了这一圈儿,腿疼得他在炕上顾涌了好几天的时候,逗得那两个人乐不可支。

    “这回我也离得近了,快马不过几天的脚程,再遇见这样的事儿,你给我捎个信儿,省得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付宁喝了几杯酒,嘴里也开始跑火车了,跟他们说,自打从俄国回来,自己的枪法见长了不少,再遇见关老六那样的,保证一枪就给他崩那儿。

    知己兄弟喝酒不用劝,三个现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围着桌子大块儿吃肉、大口喝酒、大声吹牛,拿出了别人完全看不到的一面。

    男人们聊天,这话题自然就转到国内国外的各种大事上去了。

    说到外蒙,黄琛和刘俊生都是说不完的话,到了激动的地方砰砰拍桌子。

    他们都是从外蒙平叛就聚在这里的人,可以说都是为了这块地方流过血的,感情自然不一样。

    徐树铮带兵进外蒙的时候,付宁倒还知道,农林部那个时候还专门开了会,说是要在外蒙推广农作物,让他们圈选几个合适的品种。

    估计当时是想跟内蒙一样,把垦荒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下发各旗,让游牧民族安定下来,才好控制。

    但是那边的土壤条件还不如内蒙,要想形成农耕的生存环境是有难度的。

    付宁当时推荐的是马铃薯,安晨冬还奇怪他为什么不推荐自己的晨丰一号。

    因为玉米在种植上还是要点儿技术的,而且这种作物得轮作,如果一直种玉米,很容易闹病。

    相比之下,土豆不挑地,种起来也容易,田间管理的要求也没有玉米高,更适合刚开始接触农业的人。

    他的意见被采纳了,但是农林部最后给徐树铮主推的是大白菜。

    在推行垦荒的这个过程里,徐树铮的手段非常强硬。

    可以说那些外蒙的王公、喇嘛们,提起他都有些两股战战。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加上欧洲开始打仗了,沙皇俄国又爆发了革命,他们觉得能从外部取得的支持变少了,就想着撤治。

    就是撤销自治,重新成为中华民国版图的一块儿。

    从民国初年他们闹独立开始,这才几年呢,由独立到自治,又由自治申请撤治。

    可是随着徐树铮离开外蒙,又在国内遭遇了失败,他们的口风又变了。

    俄国内战,白俄、苏俄两股势力先后进入外蒙地区,各自找到了代理人,斗得水深火热。

    他们最后不管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于这块土地的欲念就没变过。

    不管最高的椅子上坐的是谁,吃到了嘴里的肥肉都不可能吐出来。

    而外蒙这帮人把墙头草这三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可惜了,徐树铮这一走,外蒙的大好局面都丢了!虽然有人说他杀伐过重、弹压太严,但是那帮人,你不把他打疼了,他们根本就不听你说!”

    听着刘俊生语气里大大的可惜,黄疯子拈着花生米往嘴里送。

    “这后面的牵扯可就大了,不光是咱们自己政府内部的派系在斗,那几个跟咱们有关系的国家,谁都没闲着,谁都没安好心!”

    他给付宁和刘俊生掰着手指头算。

    英国跟南方、北方都有联系,今天撺掇这边儿,明天撺掇那边儿,就想让你们在自己家里打个头破血流。

    而这次北方军队的派系之争,背后有美国和日本的影子,想要打断段祺瑞和徐树铮武力统一南北的打算。

    而苏俄在国内的白俄势力还没有完全肃清的情况下,手已经伸过来了。

    不仅撺掇外蒙重新回到自治,甚至是独立的状态,还悄悄插手北方军队的战斗,就怕你们自己打不死自己。

    “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黄琛给他们总结了,用筷子从锅里趟了几下,捞上块儿羊肉来。

    “肉还是太瘦了,你们哪次也不赶着秋天过来,都吃不上好羊肉。”

    他那里嘟嘟囔囔的,付宁这边和刘俊生碰了个杯,听他说着当初在外蒙找连安和罗旭的过程。

    那两个家伙也是命大,弹尽粮绝的时候被自己人接住了,就是随行的那两个骑兵伤得严重,估计伤好了也当不了兵了。

    付宁想起了郑连长要办的那个农场,觉得是个法子,就跟刘俊生讨论起来了。

    办农场是个出路,那些因伤退伍的残兵只有一点点的安置费,又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即使能回家,日子也是困顿。

    很多人在重残之后都是不吃不喝,只为了不拖累家人,还能得一笔抚恤。

    要是有这么个地方安置,那真是积大德的事儿,但操作起来太困难了。

    首先就是得找大块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