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一品弃子 > 第259章 知县上门,恭贺案首

第259章 知县上门,恭贺案首(1/2)

    宁安府,济县。

    衙门,县衙班房。

    知县冯元坐在桌案后伏笔书写,却怎么也安不下心。

    院试已经结束,不知宋池是否通过。

    当年他进翰林院时,马敬明就已经在了,已是翰林的他本有大好前途,却被选任为江州学政。

    三年任期已至,他想要回京谋求个好差事就必须要阻止宋池通过院试。

    只要马敬明刻意刁难,宋池很难通过。

    若是今年通不过,就要再等两年。

    倒是宋池年纪不大两年后也就十八岁。

    然朝局变化太快,宋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老师也说了会把院试跟乡试当成是对宋池的考验历练。

    他们更看重的是,宋池如何在封锁打压中翻盘。

    更狠的是庆王殿下。

    若宋池不能通过院试、乡试就会直接把他舍弃。

    哪怕宋池是让他坐上幽州镇抚使的人。

    据说是梁轻舞当众威胁首辅庇护宋池让庆王殿下不喜。

    众所周知,庆王殿下一直在追求女帅梁轻舞。

    宋池能否通过院试决定着他的前途命运,冯元自然担忧不已。

    朝中斗争激烈,济县也是一团乱麻。

    真成为弃子,宋池可就必死无疑了。

    冯元本以为带着宋池入清流党就能得到庇护,也会有远大前途,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

    清流党依附庆王殿下,而庆王却对宋池厌恶。

    冯元长叹了口气。

    正在思绪间,门外有衙差通禀。

    “大人,州衙来人。”

    “州衙?”

    听到此声,冯元迅速出门,见得门口处有几个陌生衙差。

    院试结束,衙门会派人到地方通报考中学子,由地方衙门派人到其家中报喜。

    若是因公务便会先到宁安府衙门,直接来到县衙,必然是为了院试。

    莫非宋池考中了?

    \"见过冯大人。\"

    为首衙差头目抱拳道:“冯大人治学有方,本年院试案首便是出自济县。”

    闻言,冯元激动已不可抑制。

    “院案首,便是宋池。”

    “还真是他!”

    冯元深吸了口气,强压住内心激动,在他看来宋池能通过院试就已很了不起,没想到竟能成为案首。

    他真的做到了!

    衙差头目接着道:“因宋池要参加乡试不能回来,还请冯大人安排去其家中恭祝。”

    通过院试就是秀才,这是惯例。

    “来人,安排几位休息。”冯元大手一挥,连日来压抑情绪一扫而光。

    身边差吏带着衙差休息,必然是少不了安排。

    “来人。”

    “大人。”

    又有衙差到身边应着。

    “召集三班六房班头典史,随本官前往宋池家中.....报喜!”

    “是!”

    衙差内心震惊。

    不愧是知县大人最看重的人,亲自去报喜就算了,还要带着三班六房的人同时前往,这般规格当属济县第一人。

    在冯元的命令下。

    三班六房典史头目很快集合,还有诸多衙差。

    “大人,苏大海今日告假不在。”吏房总书马成道:“除苏班头外,其余人都已经到了。”

    他在说话时,心里也不由感叹。

    当时他还是县丞董为民的人,后被宋池策反跟了知县冯元,他跟宋池还共事几月,那时便知宋池是干大事的人。

    这才过去几个月,宋池就已经是院案首,成为秀才。

    “他告假回家了,我们前去正好。”

    冯元又问道:“锣鼓队请来了吗?”

    “进来了,就在门口。”

    “好,场面搞的大一些。”

    冯元大声道:“出发,贺喜!”

    知县走在最前, 其后是三班六房班头典史,其后衙差紧跟着,锣鼓队在周边卖力吹唱,这般阵容在济县也是首次,迅速就吸引众多人围观。

    “这是搞什么,怎么有这么大阵仗?”

    “连知县大人都上街了。”

    “我不识字,你看看衙差竖着的牌匾上写的啥。”

    “写的是......宋池...宋池通过院试还是案首。”

    “案首?”

    “这不是第一名吗?”

    “考中院试就是秀才了吧。”

    周边人议论纷纷,这时衙差们也都高喊着向周边人宣发。

    不一会人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起了一片片惊疑之声。

    “这......当年就是这样,宋家小子成为秀才,衙门也是敲锣打鼓的祝贺。”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白发苍苍看起来至少也有七旬的老人呢喃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