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一品弃子 > 第336章 济县来信

第336章 济县来信(1/2)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逝。

    他们又觉得根本不可能,院试作为作为秀才试,从出题到发放考卷都有严密流出,就算科举乱象严重,但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乱搞。

    也就是说在正式考试之前,考卷外泄的可能很小。

    宋池更不可能知道考什么。

    在他们看来宋池这样做是让他们学会怎么写经义文章。

    目前看来确实有不小收获,就连顾荣华都有这样的感觉。

    每个人用时不一样,像其中名为王文的考生只是用了两天就达到宋池要求,用时最长的顾荣华用了五天。

    这位富家少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每天跟这些学子们同吃同住同学,几乎每天都学到很晚。

    就连宋池都没想到他真能坚持下来。

    经义文章是院试大项,之后就是帖经和墨义。

    宋池同样把具体的题目给到他们,让每个人都熟读背诵。

    题目是一样的,解答却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当完全掌握了贴经、墨义,宋池又给了他们每人一篇诗赋,同样是背诵默写。

    期间宋池收到冯元派人送来的书信。

    他在信中首句言及到的便是向宋池赔礼道歉。

    冯元对他老师陆泰渊毫无保留,跟其说了实情,目的是为了让陆泰渊看重宋池,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就连他都没想到陆泰渊竟然会把宋池说出去,并且在不同场合夸赞宋池。

    看似欣赏,实则是把宋池放在火上铐。

    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少年,却影响到朝堂之争,甚至改变争储格局,这会让宋池成为众矢之的,绝非好事。

    宋池早已从凝玉口中知道原委,倒也能平静对待。

    他觉得这还是好事,至少经此之后,冯元对他老师也会留一个心眼,不再像原先那般毫无保留。

    “济县的局势更复杂了,韩家倒下,宁安府众多官员都被拿下,现在我代任府尹之职,老师有命,让我尽全力争下那些赃物赃款,这些钱都将会作为明年攻打北魏军需。”

    “这些赃物赃款本是贪之于民,应该还于民,可老师却让我截留下来,甚至那些侵占百姓的土地也要虚报,要让我找人占着....”

    \"老师虽远在京城却对济县之事了如指掌,他让我扶持你表弟苏南宴,让他做原来韩家做的那些事情....\"

    \"一时间我都分不清老师是好是坏,分不清这官我该不该继续做下去。\"

    “如果有你在身边做师爷就好了。”

    宋池从这封书信中看出冯元的愁绪和怅然。

    这个官场跟他想象中的官场根本不一样,他是带着抱负来济县的,是为了查处官商勾结,查处地方权贵侵民害民。

    可现在权贵倒下了,可他却要做着权贵做的事情。

    他茫然无措,失去方向。

    “陆泰渊真是个老狐狸,天下乌鸦一般黑。”

    宋池忍不住感慨,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次辅大人并无好感,现在看来这种感觉是对的。

    严格的说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立场。

    文党不文,清流不清。

    人心本来就是浑浊的。

    陆泰渊已经跟庆王殿下走近,他把重注押在庆王身上,若是庆王争储不失败,他将灰飞烟灭,他背后的清流党也会遭到大清洗。

    所以他现在才会不择手段。

    而且陆泰渊应该已经安排人给冯元洗过脑了,否则冯元现在也不会这么纠结。

    这些都是宋池预料到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陛下已经下旨,今年赋税要加收三成,从夏税就要开始,这是今年的头等大事,老师让我做出表率,做出政绩,只要把夏税能缴上去,代任府尹的代字就能取掉。”

    “可.....这何其艰难?”

    “济县为江州富县,在整个大周都算富裕之地,可经我走访查探,百姓生活艰难,实难用言语描绘,更难用文字书写,我.....怎么能做到?”

    “如果我真做了,我跟周正安,跟韩谕之流又有什么区别?”

    “宋池,请帮我解惑。”

    看过之后,宋池只回了一句话。

    是引用于《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其意为,真正伟大的人不会失去纯洁善良的心,返璞归真,淡泊宁静。

    朝局动乱,党同伐异,文党跟清流党之争,已经到夺嫡层面,接下来只会更乱,百姓也会更苦。

    大周看似繁盛,却是满目疮痍,明年攻打北魏,若败则万劫不复。

    这场仗本就不该打。

    在宋池看来,大周祸乱根源就在于昏君误国!

    元景帝才是罪魁祸首。

    宋池给冯元写完回信,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