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080章 验证六倍体小麦产量

第1080章 验证六倍体小麦产量(1/2)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李世民、苏尘几人一分不差,辰时两刻准时到达麦田边。

    放眼望去,略显金黄的麦穗微风轻拂,荡起金色麦浪。

    百余村民一个时辰前聚集在此,有男有女,老少皆出动,见证充满希望的天赐之麦。

    但凡七岁以上村民,不论男女人手一把镰刀。

    镰刀形状与后世所见一般无二,长柄钩镰。

    庄园出动了五十多名侍卫,与村民一同收麦。

    管家王喜带人准备好称量工具,对麦田重新丈量,以及验收高产小麦亩产。

    “免礼,免礼!”李世民的心情,随着五百亩金灿灿麦浪而起伏。

    “哈哈哈……好!”

    快走几步,来到麦田田埂旁与村民近距离而立。

    高高举起手臂,向村民语气委婉致歉,“我来晚了些,各位村民久等了!”

    村民无人答话,不约而同躬身俯首。

    李世民略显尴尬,急忙看向苏尘使眼色,本想着发表几句慷慨之言就此作罢。

    苏尘笑了笑上前一步,看向站在人群前方的李村长,“李大爷,现在时间不早了,要不大伙这就割麦子吧!”

    李村长稍稍抬头,望向苏尘答道,“庄主所言甚是!”

    随即转身对侧旁的管家王喜拱手道:“王管事,还请下麦田量出半亩!”

    王喜客气回道:“理应如此!”

    手一挥,四名侍卫拿着四捆绳,分出绳头给另外四人。

    拿着绳头的侍卫,小心翼翼踩入麦田,每走一步,必先用手中长棍拔开麦杆。

    根据苏尘提供的长度单位和一亩平方数,一亩的地的长宽分别为:30米、22.2米。

    一亩地按666.6平方米计算,只用于验证麦田亩产。

    不强制要求统一大唐现有田亩大小。

    绳子事先已确定好长度,绳索放完插棍标记,围成一个长方形即可。

    三分钟过后,靠近田埂边缘围出一块标准的半亩麦地。

    侍卫返回田埂岸上,王喜作揖一礼向苏尘汇报:“庄主,半亩之数已确定!”

    苏尘点点头,看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准备工作已完成,可以收麦了!”

    “好,收麦!”

    李世民撸起袖子,张龙四人立即分发镰刀。

    皇帝要亲自动手割麦子,且不禁止村民下田。

    见李世民这般加式,村民安敢与皇帝共同劳作,纷纷原地待命。

    苏尘和长乐公主也分配了镰刀,估计是要提前适应夫妻劳动。

    “李大爷,你带村民从另一处收割就好,绳子圈起来的地方陛下亲自动手!”

    “是,庄主!”

    李村长得苏尘提醒,心中不由得一松,他和村民早就想下地收割这沉甸甸的仙粮。

    以往种植的‘狗尾巴草’,完全不可与其相提并论。

    ‘狗尾巴草’是冬麦,目前与法实物做比较,村民粗略估计高产小麦一穗可抵其六穗。

    甚至七穗!

    旋即李世民六人,沿着圈定的半亩麦田边缘开始收割小麦。

    李世民、李恪、李泰、薛仁贵都有收麦经验。

    反观苏尘与长乐公主,手法生疏得很,时不时瞄向李世民四人模仿割麦手法。

    两人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取笑谁。

    半亩麦地听着不多,即使六名农事经验丰富成年男子,估计也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收割完。

    不过李世民他们,只管放倒小麦不打捆速度应该会快些。

    打捆交给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

    “哈哈哈……好,好!”李世民割麦速度极快,感受到麦穗的沉甸时不时放声大笑。

    “亩产少说也有六百斤,哈哈哈!”

    半小时过后,李世民四人相继一垅割到头,正掉头往起始方向收割。

    一垅到头30米,长乐公主与苏尘还在一垅的三分之二。

    苏尘速度最慢,落在长乐公主侧后方五、六米之外。

    张龙赵虎两人看着落在后面的苏尘,恨不得抢来苏尘手中镰刀。

    不多时,几名侍卫搬来连枷和木锨等小麦脱粒工具。

    按正常收麦工序,放倒小麦挑回家中晒场,天气好晾晒三至五日。

    再以连枷或石滚脱粒,最后在场场以木锨吹去麦杆等杂物。

    今日情况特殊,李世民迫切欲知御花园和庄园麦田亩产。

    只能根据以往现收小麦湿重,与晾晒后的称重比对进行估测。

    以往小麦湿重与晾晒后,每一百斤小麦减重九至十斤。

    又半个多小时过去,李世民、李恪、李泰、薛仁贵收刀上岸。

    苏尘还剩下小半垅小麦,长乐公主再有几分钟便完成了任务。

    半亩麦田,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