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杨辰顿时明白了,嫌江俊杰多分钱了。
因为江宏图已经不在清沅市了,江俊杰也不可能接到市里的工程了,这里说的是那些油水比较大的一手工程,所以就觉得江俊杰没用了,是个拖累了。
再加上江俊杰和许见深是手下有大工程队的,通常史小茂和张天朝接的工程,很多他们自己干不了,还得叫江俊杰或许见深去干,所以就涉及费用结算问题。
四方建设实际上相当于个平台公司,大工程的总包,他们四个手里都还有自己的公司,有的时候是公司之间结算,也有通过平台公司结算。
人家江俊杰干的活多,自然分走的钱也多。
这没有什么可埋怨的,无非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好在工程款上克扣而已,如果找那些小工程队,能省一半钱都没问题。
可是杨辰从开始搞这个公司,工程质量就是最早强调的,因为指不定若干年后,因为工程出了问题,就把人送进去了。
而许见深和江俊杰,在这方面,跟杨辰的理念差不多,钱只赚该赚的钱,想法降低成本可以,但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节省工序。
这样的话成本自然也就高了,特别是在这个年代,同样的工程,你的成本至少要比别人高三分之一,就有点太明显了。
杨辰沉思起来,这件事看似问题不大,却是一个明显的倾向,就算他暂时安抚下来了,以后也会越积攒越多。
因为很明显,现在这个关系已经失衡了,史雨君成了常委副省长,而江宏图已经调走了,而张剑明依然还是市长,不过张天朝跟这边的掺和的不多,主要是跟许见深合作的多。
所以史小茂的态度发生变化,也很正常,不过杨辰最近真没有心思操这个心,这要是持续发酵下去,只会更严重,到时候场面绝对会很难看。
杨辰想了想之后,对张宏文说道:“行,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不用管了,就当没我跟说一样。”
都出现这种情况了,还能怎么办,慢慢分割呗,好在账目清楚,除了资质不太好分,其它的都好分。
正好这个平台公司对杨辰来说,越来越没有作用,反而要费心费力,协调他们的关系,还不如趁着交情还在,拆分开来呢。
正好又买了六建公司的资质,这样资质也够分了,本来就是因为资质不够才买的。
因为有些工程需要投标,但是投标就得面临多个公司的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多搞几家公司,把标全投成自己的,然后标价也好操作。
杨辰肯定不会让张宏文难作的,这样的话就需要挑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或遇到好的契机,才能够挑明。
“对了,六建那边,大概多少钱说了没有?”既然准备要分家了,那个资质怎么算,杨辰也得考虑清楚,所以武器问道。
张宏文不太确定地说道:“我好像听了一嘴,说是六千万什么的。”
杨辰的警惕性一下子就上来了,说是省六建,实际上并不是省里的企业,而是昌平市的企业,只不过那个时候人家的规模大,注册公司的时候,注册成了个省六建公司,实际上还是市属企业。
但不管是省属还是市属,都属于国企,不说资质,也不说位于市繁华地带的办公楼,就光是城北那片地,也不止六千万呀。
虽然说土地性质肯定还得改变,还涉及拆迁赔付什么的,但也不应该差这么多的。
这就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了,虽然收购建筑公司有个好处,因为本身就是搞建筑的,可以把员工吸纳进来,不至于让员工大面积失业,引发群体事件。
因为一旦有人不满,就会借国有资产流失来作文章,而这个罪名不仅可大可小,而且还很难区分。
比如这片地,现在他可能就值几千万,但是你要是把它当房地产来开发,它就值一两个亿,你要是把它囤到再过十年,那五个亿十个亿都有可能。
以未来的价值来衡量的话,那绝对算流失,比如说几千万拿下,这个还算正常,毕竟可以参照周围地块的同期成交价,只要不是太过分都可以。
可是要是整个六建全部拿下来,才六千万的话,这块地的价值肯定是被大大低估了。
“宏文这件事中间有猫腻,你不要在其中掺和,另外你偷偷给我留意一下,收购六建这件事,史小茂主要联系的谁,跟六建公司原来的人关系怎么样?”具体什么情况,肯定得打听清楚。
杨辰本想让张宏文继续潜伏的,谁知道张宏文直接说道:“联系的话我知道,是一个姓申的区长,至于六建公司,光是那几个当家的,我和史小茂跟他们玩过好几次了。”
看来已经很深入了,本来杨辰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