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潜在的意思是指孙权来了荆州,必然会使曹昂麾下出现变数。
“子敬可知去年一战,孙策在广陵郡一带,几乎是必死之局了?”见鲁肃这样,曹昂向前探身道。
“肃知。”
鲁肃微微低首道。
“那你可知,孙叔弼冒险救兄,其实是受孙权的影响?”曹昂双眼微眯道:“要不是孙翊这一折腾,孙策多半要折在广陵?”
鲁肃脸色微变。
他似明白自家公子为何这样了。
‘其实即便孙翊不折腾,那孙策也死不了。’
看到鲁肃的神态变化,曹昂在心里暗暗道,‘孙策可以战死沙场,但绝不是现在!’
这就跟曹昂谋划的江东攻略密不可分。
曹昂想要的江东,是一个宗族势力被削减的江东,而不是像孙策盘踞江东下,有不少排斥与抵制富春孙氏那样的境遇。
既然他们能这样对富春孙氏,就能这样对谯县曹氏。
这样的江东,曹昂如何开发?如何治理?
“所以富春孙氏的太夫人是猜到了什么?”
在曹昂思虑之际,鲁肃沉吟刹那后,这才开口道:“孙仲谋有想法也好,没有想法也罢,反正这个姿态,富春孙氏已经给足了。”
“因为这件事,处在富春孙氏内部的隐患没了,虽说江东是处在弱势下,可一些麻烦却甩给了公子。”
“她知不知道,我不清楚。”
曹昂笑笑,“但是这麻烦啊,我却必须要考虑好。”
曹昂之所以会这样,纯粹是他想要的太多了。
而这一切都是紧密围绕一点进行。
即曹氏取缔刘氏问鼎天下。
这件事绕不开的。
乱世终有结束的那日。
等到割据势力都被曹氏逐一倾覆掉,曹操要是不考虑那一步,那他就是以权臣身份面世,而他这个权臣,可要比两汉问鼎下,出现的那些权臣都要厉害,因为有乱世的加持,投效曹操的文武很多,这些人或在中枢,或在地方,或在军中,权臣是什么下场,有太多的人知道了。
所以真到了那一步,即便曹操不想走,也会有无数人推着他向前,不然的话,谯县曹氏下场会很惨。
“既然是这样,公子为何不举荐孙仲谋为茂才?”
鲁肃没有迟疑,抬手朝曹昂一礼道:“比之孝廉,茂才要更稀少,而公子一旦做了此事,这不也是向世人表明态度吗?”
曹昂脸上的笑意没了。
他诧异的看向鲁肃。
是啊!!
联想到一些事的曹昂,心里暗道,怎么把这一层给忘了,举荐孙权为茂才,有些局就不再是局了。
其一,这姿态对外表明了,你富春孙氏表明了态度,那我也可以表明啊,看我态度多好,对二舅哥多亲。
其二,那就把孙权给限制住了,他要是接受了,就等于在姻亲方面,又多了一层,即曹昂是他的举主,这是过去的玩法了,也是曹昂一直想要打破的,不过眼下没彻底打破前,不代表曹昂不能拿来玩啊。
曹昂节制着荆豫徐扬四州,即便茂才很稀少,但不管在哪个州举荐,总是有名额给孙权的吧?
要是孙权不接受,那就更能做文章了。
其三,这其实是把富春孙氏往谯县曹氏这边更进一步的靠拢了,这直指的就是孙策,你看啊,你亲弟弟的路,你没有铺成,我给铺成了,茂才,含金量很高的!!顺着这一层,曹昂在给孙翊举个孝廉,都不用茂才,那就更进一步做成此局了。
其四,这看似是把一个把柄推出去了,可实际上曹昂却从旋涡中摘出来了,而入旋涡的却成孙权了。
其五,这也是最为隐秘的,这是在旁敲侧击的敲打孙尚香,你为什么来荆,你二哥为什么来荆,你心里要有数才行。
曹昂跟孙策就是处在反复拉扯下,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当一方坚持不下去,则这局也就到了终点了。
“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联想到这种的曹昂,对鲁肃抚掌大笑道:“子敬的一番话,可谓是解了我的烦恼啊。”
“公子,肃还有一言。”
鲁肃低首对曹昂道。
“说。”
曹昂伸手道:“这里没有外人,子敬无需如此,有什么想法就讲出来。”
“如果可能的话,请公子将孙仲谋送至长沙。”
鲁肃讲出心中所想,“其接受公子举荐,则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征辟,派至荆南都督府做事。”
“其若是拒绝了,则以观荆楚文脉之名,让其到长沙书院进修。”
这老实人也不老实啊。
听到这话,曹昂笑了起来。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只要孙权不到襄阳,那有些事就不一定成,即便孙权再有才,再有想法和城府,可是远离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