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弼在襄阳还好吗?”
见诸葛亮沉默不言,吴氏开口道。
“翊公子在荆很好。”
诸葛亮收敛心神,对吴氏微微低首道:“长公子未曾苛待过,翊公子跟彰公子相处的听后,在晚辈尚未离开荆南时,据晚辈所知,翊公子随彰公子他们一道去建平郡了,前去李典麾下历练。”
“没想到这虎儿能与外人相处下来了。”
吴氏显然有些惊诧。
自己的儿子怎样,当母亲的怎会不知,她这个三儿子,除了佩服他大哥外,对待别人都有些瞧不上。
“联姻一事,余会设法斡旋的。”
想到这里,吴氏开口道:“汝先退下吧,余有些累了。”
“晚辈告退。”
诸葛亮起身作揖,“还望太夫人珍重。”
言罢,诸葛亮转身朝堂外走去。
雨比先前下的小了些。
等候多时的夏侯儒,见诸葛亮走了出来,立时就上前道:“怎么样?”
“回去再说。”
诸葛亮神色平静道。
夏侯儒见状也不好再多说别的。
二人遂朝府外走去。
“夫人,您真打算插手此事?”彼时,在正堂内,老者面露忧色,看向帷幔里坐着的吴氏,“此事要叫长公子知晓,那一定会……”
“一定会怎样?”
吴氏面色平静道:“动怒吗?”
老者低下了头。
“余还没死呢!”
吴氏语气凌厉道:“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做错了,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以此来试探,甚至是离间曹氏父子!!”
“富春孙氏是出身不好,但还没有到这一步!!”
“再者言,就今下的态势,都不必说中原等地怎样,就说长江南北,那曹孟德的嫡长节制荆豫徐扬四州,把江东给层层围堵起来,如果没有此势的话,富春孙氏或许能将江东诸郡横扫震慑,但在去岁那一战败了,一切都已成定数了。”
“夫人…”
老者露出惊愕之色,他怎样都没有想到自家夫人,居然会讲出这等话出来,这要是叫自家长公子知道,那……
“要给富春孙氏谋条退路,不然余有何脸面去见文台啊。”可接下来吴氏讲的话,却让老者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不可否认的一点,不管是其家主在世时,亦或是长公子率部打拼,孙家主母,所起作用是极大的。
在这点,孙坚和曹操很像。
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都有一帮不错的子嗣,都有一帮愿意追随的文武……
但是唯一不想的就是出身了。
可也恰是这样,使得孙坚与曹操的人生轨迹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有些事却是不能。
但也正是这个不能,不知限制了多少人。
……
数日后。
讨逆将军府。
“可恶!!”
“该死!!”
书房内,响起孙策怒不可揭之声,在书房内站着的吕范,看着暴怒的孙策,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谁都没有想到在府养病的太夫人,居然会亲自派人来找自家主公,并言明孙氏必须跟曹氏联姻!!
此事叫孙策知道后,这心底那叫一个气。
但是面对自家母亲的话,孙策却不得不捏鼻子认下。
“诸葛亮真真是卑鄙之人,居然会用此等卑劣手段!!”依旧愤怒的孙策,眼神冷冷的盯着吕范。
“难怪那曹昂会如此看重,原来都是一个德性,这股恶气某一定要出了,子衡,汝现在就去见那诸葛亮,将其给某传到……”
“明公不可啊!!”
不等孙策把话讲完,吕范表情微变道:“此事断不可做啊!!真要是做了,一旦在江东传开,恐将被人有所利用啊。”
孙策是何想法,吕范如何不知。
作为最早投效孙策的人,对孙策的脾性,吕范太清楚了,很多时候孙策还是极好的,但唯独在遇到一些事时,那股子脾气上来了,是很多人都不能劝住的,也就是吴氏出面,才能使孙策压制下来,除了吴氏外,其他长辈,如其叔父孙静,其舅父吴景等,那都是劝不住暴怒的孙策的。
“这股恶气难道就这样忍了?”
见吕范如此,孙策瞪眼道:“叫吾妹去给曹昂做小,此事若吾父在世,那定不会轻饶了吾!!”
其实真要说起来,孙策是很复杂的一个人,自幼便有不俗表现,不过却受到孙坚的打压式教育,但也是这样,使得孙策就是想争口气,以此叫其父知道他很厉害!
在董卓祸乱雒阳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董之战拉开帷幕,也是在此等态势下,孙策得父命,护一家老小前去舒县暂居,为何这样,其实就是纳的投名状罢了,即便是这样,孙策在舒县非但没有任何不适,相反却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