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昂讲这些时,夏侯涓坐了下来。
可当听到这话,夏侯涓娥眉微蹙。
虽说她在后宅不假,但对外面的一些情况还是知晓的,江东那边在很早之前,就被自家夫君领军层层围堵起来了。
此等态势下,江东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这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江东来使联姻就暗藏一层深意。”
曹昂举着曹稷,保持笑意道:“那就是我若不表态的话,江东势必会趁势捣乱的,哪怕这会叫他们损失不小,可也一定不叫曹氏消停,只要这能影响到前线战况,使得父亲领兵战败,那江东的威胁就小不少。”
“这……”
夏侯涓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其实牵扯到不孝之事,是好解决的。”
曹昂看向夏侯涓,讲出心中所想,“只要将此事如实禀于父亲和母亲,将一些顾虑和想法都讲出来,那就……”
“不,这不一样。”
夏侯涓却摇头道:“如果不牵扯到夫君的妹妹,还有曹氏族女,而是将联姻聚到夫君的身上,这才能让人找不到任何诟病的地方。”
啊?
此言一出,反倒是叫曹昂一愣。
夏侯涓是何意,曹昂如何不知。
简单些来讲,这次江东来使欲要联姻,是想迎娶曹氏女的,以孙权、孙匡二人,来迎娶曹氏女。
受到曹昂的影响吧,曹氏与孙氏联姻一事,一直推到现在,才因一些事情出现了,不然的话,很早之前就有了,而在那次联姻下,不止有孙匡,还有曹彰,曹彰迎娶的乃是孙贲之女,这其实是差着辈呢!
“据妾身所知,孙伯符有一妹,如果想要联姻修复关系,那就让其嫁给夫君为妾。”在曹昂的注视下,夏侯涓正色道。
“有此作为前提,夫君再向父亲、母亲如实禀明才是最好的,不过那样一来,就不是江东来使赴襄阳了,而是夫君派人前去江东。”
高啊!!
曹昂颇为诧异的看向夏侯涓,此事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吧,这件事还是要顾及夏侯涓的感受,毕竟他身边的女人不少了。
这样一来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主动掌握在曹昂手里,而不是孙策手中了。
毕竟是你想要联姻修复关系的,但是吧你这诚意不够,真想要修复两方关系,那就把妹妹嫁过来,而不是让我越过父母,把自家妹妹嫁过去。
谁叫你爹不在了啊。
我爹要是不在,那一切好说。
可问题是我爹现在身体很棒,正带着大军跟国贼袁绍交战呢,你这样做,不就是办我难看吗?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征东将军府派使前去江东,那在此期间江东就不能有异动,如果敢在使者还在江东,孙策就派兵袭扰或干别的,那富春孙氏的名声就彻底臭掉了,因为这事儿干的不地道啊。
“夫人,这不好吧?”
别看曹昂心里这样想,可嘴上却道:“毕竟……”
“只要有利于夫君,那就是最好的。”
不等曹昂把话讲完,夏侯涓就正色道。
其实曹昂有这个态度,夏侯涓就很满意了,证明在自家夫君的心里有自己,这就足够了。
嫁给曹昂之前,她的婶母就对她讲了很多,做曹氏继承人的正妻,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特别是作为儿媳,要懂得缓和父子俩的关系,毕竟曹操也好,曹昂也罢,跟这世上的寻常父子不一样。
都掌握着大权,都拥有着军队,都控制着地盘,虽说这一切都是属于整个曹氏基业的组成部分,但是父子俩一个在许都,一个在襄阳,怕的不是父子俩有什么想法,而是身边人讲些什么话。
除了这些外,夏侯涓还要考虑开枝散叶的事儿,一句话,曹昂的子嗣越多,那曹氏基业就越稳固。
现在曹昂有两子一女,嫡长子曹稷,庶长子曹彬、庶长女曹灵,这还是太少了,关键是庶长子和庶长女,是大小桥生下的,有些事曹昂或许不用多考虑,但是作为正妻的夏侯涓必须要考虑。
夏侯涓有这样的变化,其实离不开丁氏的指点。
“夫君,此事就这样定了。”
见曹昂不言,夏侯涓向前探身,“今下父亲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对于后方,父亲恐抽出的精力本就不多。”
“而这还需兼顾到许都那边。”
“此事若夫君能解决好,而不叫父亲分心劳神,这是对我曹氏有利的,再一个,妾身也知夫君想为汉室拿下江东,如此江东就非什么好地方,而此事夫君要真没有作为,最终让夫君的妹妹或曹氏族女去了江东,那……”
眼下的夏侯涓,是完全站在曹氏的角度考虑问题的。
而最后讲的这番话,其实牵扯到的是曹昂的弟弟妹妹,作为兄长的曹昂,明知江东今后是个火坑,可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