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卑不知自家公子留下的信,里面究竟是写了什么,但李卑却知一点,接下来的徐州治下必有大变。
而这大变,是会产生极大影响的。
这一点不止李卑想到了,曹昂在写此信时也想到了,如果夏侯惇能够看得进去,徐州所带来的变动,是会对整体带来对应影响的。
与夏侯惇的接触,让曹昂知道夏侯惇不是冥顽不灵之辈,更不是极度骄傲之辈,其对待后辈是很看重的,也是能听得进去劝的,前提是看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若是命令的口吻,那就别想着有好,但若是别的,就会不一样了。
直到与夏侯惇接触后,曹昂才知历朝历代上,一些势力少替老后,为何很多都导致内部矛盾重重。
这从根上来讲,少壮派与老辈的矛盾,很多都是能够避免的,态度上变变,方式上换换,在此同时,少主能够逐步增强影响力,那老辈是愿意听命行事的。
毕竟背叛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也是这样,使得曹昂已经知道,今后的他应该怎样自处了,在帮到曹氏谋取更大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好作为后辈的谦逊,与此同时,要持续增强麾下实力,这样影响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如此方能确保曹氏蒸蒸日上,而不是内耗不断。
曹昂在离开徐州后,就不再想徐州的事,徐州有夏侯惇坐镇,曹昂是很放心的,所以一路急赴豫州途中,曹昂想的都跟豫州息息相关。
毕竟他节制着四州军政,那么就不能厚此薄彼。
对待不同地域,就要有不同的处置方式。
照本宣科这种事,是万不能去做的。
就像曹昂在荆州,在江淮做的事,注定就跟在徐州不一样,毕竟前者是他或直接,或参与下夺占的地盘,此外还有他征辟与提拔的大批文武在,所以曹昂说什么做什么,这是不一样的。
但后者呢就不一样了,故而在徐州之际,曹昂的态度就很明确,一切以夏侯惇的意见为主。
而这到了豫州,就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豫州,沛国。
谯县。
豫州刺史府。
“公子此次来豫,宠没有……”满宠情绪略显激动,对风尘仆仆赶到谯县的曹昂作揖行礼。
“满君无需这般。”
忍着两股间火辣辣的疼,曹昂露出笑容,忙上前搀住满宠双臂,“昂此次来豫,是不想惊动很多人的,所以这才没有事先派人通知满君。”
听到这话的满宠,立时就知自家公子何意。
毕竟真要大张旗鼓来了,那消息势必会传到许都的,等到了那时,究竟会出什么事,这是谁都说不好的。
这恰是豫州最特殊之处。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确在战略上,大义上,皆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大优势,但是相对的来讲,也会带来一些麻烦与隐患。
别的不说。
单单是许都一带,颍川一带,豫州全境,随着曹操在征战下不断取胜,这势必会叫大批的人涌进。
这其中有奔着曹操来的,也就有奔着汉帝来的。
而一旦人聚集的多了,势必就会牵扯到利益。
所以这也使豫州变得很复杂。
“豫州有满君坐镇,昂是放心的。”
在一番寒暄之后,曹昂与满宠来到正堂,而在堂外,典满、许仪二将把守,曹昂倚着凭几,看向满宠说道。
“先前豫州发生的事,虽没有像荆州那样清算,但在昂看来,有荆州所做种种,势必也能震慑到一些人。”
听到这话的满宠,心里是生出一股暖流的。
毕竟当初荆豫两地出现动荡,特别是粮价遭到哄抬,这给满宠造成不小的麻烦,但是出于通盘考虑吧,所以豫州的处置措施,没有像荆州那样过激。
这对满宠来讲是很遗憾的,同时也成了其一块心病。
但曹昂赶来豫州,特意提到了此事,满宠感受到了重视与尊重,这与先前曹操决意效仿荆州,开始对一些地方展开清剿,也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书信,那是一样的。
曹操、曹昂父子俩用各自的方式做相同的事,别说是满宠了,即便是换任何一人来,这心里都是不平静的。
“公子,在您密赴豫州之前,明公已决意效仿荆州,在各地展开清剿之事。”满宠收敛心神,抬手朝曹昂作揖行礼道。
“今下豫州诸郡众县已展开对应进剿,这其中就不乏一些在过去哄抬粮价之辈,宠会将他们一一解决掉的。”
曹操的这一决意,是发生在曹昂离开荆州之后。
所以一开始时,曹昂是不知晓的。
曹昂知晓此事,是其赶到徐州之际,曾听夏侯惇聊起过此事,对于这件事,曹昂是绝对支持的。
毕竟在曹昂看来,越是在纷争乱世下,想要叫己部势力蒸蒸日上,这治下就越是要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