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320章 意气风发曹孟德,效荆州清剿诸贼

第320章 意气风发曹孟德,效荆州清剿诸贼(2/3)

来。

    而汝颍一派更准确的说辞,其实是颍川一系,在这个圈层中的很多人,那都是荀彧举荐的。

    当然他们能得到重用,的确是自身都具有才华与能力。

    站在曹昂的角度,曹氏最强的两股群体,荀彧是汝颍一派的代表,而另一支谯沛一派,其实真正的代表是曹操,其次是夏侯惇,只不过对于这些,没有人去过多提及,所以就一直没有突显出来。

    但是曹昂却也清楚一点,随着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势力扩张,有一些麻烦就会突显出来,为了能减轻这些麻烦而造成的动荡与影响,所以曹昂才会选择在外,以凝聚起以他为首的新群体。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能起到制衡各派的作用。

    曹昂相信曹操看出来了,不然也不会叫他节制四州军政。

    书归正传。

    “奉孝说的没错。”

    曹操点头道:“若只是许都以西安稳,这对我军或许有利,但这不代表局势就真正安稳了,兖州诸族的态度改变,荀令君是有大功的。”

    能让曹操如此高兴,断不是因为一件事所致。

    “彧断不敢领此功。”

    在此等态势下,荀彧却上前道:“别的不说,就说兖州之变,彧以为此功当为公子所领。”

    此言一出,叫郭嘉、荀攸等人露出各异神情。

    荀彧这话,讲的没毛病。

    曹操与兖州的隔阂,是因杀了边让所致,但真正让这隔阂加剧的,一个是陈宫,一个是张邈。

    只是张邈死了,虽说是被其部下所杀,但却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恰恰是这样吧,也使得曹操虽平息了兖州之乱,但是自那以后,与兖州诸族的关系很微妙。

    而在此前的伐徐之战中,若无曹昂相劝,甚至还派曹彰亲赴徐州,只怕曹操多半是要杀了陈宫的。

    可真要那样,有些事恐难以挽回了。

    陈宫不死,则困局可破。

    “那竖子,有甚的功劳!”

    在荀彧话音刚落,众人思绪各异之际,曹操却冷哼一声道:“不过是动动嘴罢了,若这也算是功劳,那这功劳未免太不值钱了!!”

    曹操的话,让一些人表情微变。

    如郭嘉,此刻露出几分无奈。

    明明很在意,很骄傲,可偏偏在很多时候,却表露出这样。

    这对父子的相处,郭嘉有时是真接受不了,但也表示理解。

    毕竟这对父子的地位与权势,在今下这种大局下,实在是太特殊了,特殊到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有很多人想算计他们。

    知晓这些的,何止是郭嘉。

    荀彧他们也都清楚。

    所以在曹操讲了这话后,一行都默契的没有说话,堂内氛围变得有些微妙。

    “有件事,某觉得该做了。”

    而见众人这般,曹操却没有多讲别的,而是话锋一转道:“豫州此前出现的事,某以为要抓紧整饬了,甚至是兖州、徐州之地,也要跟着做一些事。”

    “虽说那竖子,嘴皮子很厉害,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在一些事上,其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随着河东、河内一带的局势暂稳,兖州困局的纾解,加之此前在徐州的调整与安排,这使得曹袁所接壤之地,曹操所占据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而更需一提的,是伴随着曹昂节制的地域增多,在过去,被曹操派到各处屯驻的精锐,其实有一批被释放了出来。

    曹操麾下的精锐从来都不少。

    只是在过去,所辖势力处在四战之地下,这使得曹操能调动的机动精锐不多,所以这也使得很多仗,需要曹操亲自领军才行,因为输不起,也败不起。

    可如今呢?

    这种境遇已然扭转了。

    这带来的改变,看似是悄无声息的,实则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明公的意思,是效仿荆州进剿宗贼之举,对豫州、兖州、徐州等地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清剿?”

    在曹操话音落下时,荀攸想了想,还是上前道。

    “知我者,公达也。”

    曹操微微一笑道:“在过去,因为种种缘由所致吧,使得我军对所辖治下,一些凝聚的势力进剿不严,这也导致地方频有骚乱出现。”

    在讲这些时,曹操表情严肃起来。

    “这造成的影响有多大,诸君也都清楚。”

    曹操继续道:“过去怎样,某不想再提,可现在却不能不提,毕竟袁绍在河北是虎视眈眈,在此之前,冀州等地可谓是动作频频。”

    “这一战,多半是避免不了。”

    “必然是这样,那就必须要在大战爆发前,把一切隐患全都给扫平才行!!”

    改变总是在不经意间。

    其实在曹操的心里,对于地方上的一些郡贼、余孽势力,表现得并不在意,毕竟其有更重要的事办。

    但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