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歼清军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歼清军(2/4)

此倒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此时的蓝沙镇跟后世比起来纯纯没什么可比性,蓝沙河北岸一排木头房子,就一条老破街道,中间用青石板铺路,北面有一座小木桥连接,后世最繁华的南岸则是一片野草地。

    将士们都没有进镇子,就在南岸野草地上搭帐篷过了一晚,第二天再次启程出发,一路往西南方,走延绵山路,向溆浦、怀化方向而去。

    等他们走后,蓝沙镇的里长忙不迭往县城方向跑,去报告这件事。

    然而也没什么用。

    一来此时湖南已经是满清腹地,并没有派重兵把守,整个湖南各地守军拢共也就几万人,县城的巡检司兵丁与衙役加起来都不过百。

    二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即便把满清现在握有的百万大军全部调过来,也是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他们行军可以说是大摇大摆,丝毫没有掩饰。

    只是道路崎岖,他们的物资虽然不算特别多,但每辆车上也装载了约一百多公斤的东西,即便是走大路官道,行军速度也谈不上快。

    有的时候遇到坡地,三轮车都上不去,还得将士们推,每天行军也就四五十公里,跟步行速度差不多。

    沿途所过之处,尽显荒凉,很多山里村寨都没多少人烟。显然明末清初的这场动乱还是影响非常大,不仅让中原地区十室九空,即便是南方山里也是波及甚广。

    不过眼下满清已经坐稳了江山,除了边境派吴三桂和耿继茂继续攻打南明势力和郑成功势力以外,内部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因而在秩序已经初步建立,各地官府体制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他们出现的情况,自然也就迅速开始往上层层汇报。

    朱云峰他们六月初五下山,六月初六的时候蓝沙镇的里长把消息报告到县里,当天县里就马上飞报府城,宝庆知府董应魁不敢怠慢,也是连夜派人向长沙汇报。

    满清初期虽然对投降官员看似重视,实际上还是防备居多,因此很多地方官员并非降官出身,而是汉军旗人。

    如董应魁为汉军镶黄旗,长沙知府张宏猷汉军正黄旗。

    他们的老大湖广总督张长庚,偏沅巡抚袁廓宇也都是镶黄旗出身,为满清奉天人,是标准的满清汉军旗,勉强属于八旗子弟,有资格在旗主面前自称奴才。

    因此他们对于满清可谓是忠心耿耿,当得知自己境内居然有一批自称是大明将士军队的时候,湖南最高官员袁廓宇立即亲自领兵出发。

    袁廓宇作为跟随多尔衮入关的汉军旗人,能够直接指挥作战的绿营士兵达到了两万一千人,旗下有总兵李茹春、王平、南一魁、陈德等部,曾奉命攻下整个湖南全境。

    他听到消息后,迅速带人向怀化方向追击而去,同时飞骑往贵州,通报贵州巡抚卞三元这件事情。

    为满足军事作战,满清初期早在顺治元年就一直在发展驿站,全面入关后更是大规模建立驿站体系,使得他们的消息传递速度还是非常快。

    在快马鞭策下,仅仅三天的时间,也就是六月十二日的时候,消息就跨越了七百多公里,从长沙通报到了桂阳。

    贵州巡抚卞三元十分重视这件事情,因为早在昨天,六月十一日,铜仁府就发来消息,说有一群穿着古怪,不知来历的队伍进入了铜仁府境内,正向贵阳进发。

    铜仁守军当时曾派人拦截,但还未靠近就全被杀死了,足足一百多人在短短数息之内就死光,吓得铜仁城内的守军连忙关闭城门瑟瑟发抖。

    卞三元感觉来者不善,就连忙纠集贵州守军三万余人,遣贵州总兵李本深,贵州绿营将领高启隆于平越设伏,阻击敌军。

    与湖南不同。

    因为云贵川属于攻打南明的前线,这里部队非常多。

    特别是吴三桂这些年实力膨胀得厉害,核心军队在五万以上,正规军十万之众,加上其余辅助兵马,多达二十万大军。

    这些部队分散在云贵川各地,比如贵州总兵李本深就是吴三桂的部将,与卞三元也仅仅只是协作关系。

    所以贵州的兵马部队还是十分充足。

    若不是时间仓促的话,卞三元可以集结大概五万人左右。

    此时朱棣他们自然不知道后有追兵,前有堵截。

    他们完全就是在闷头赶路。

    六月十六日,朱云峰坐在三轮车后面,毛骧在前面卖力地蹬三轮车,蹬得车链子都快冒火星了。

    也就是他们的车辆都是超级小三轮,用的材料都是顶尖材料,而且准备了润滑油,不然的话,普通三轮车这么造恐怕早就得出岔子。

    周围崇山峻岭,高矮坡度起伏不定,森林草木茂密。

    虽然走的是官道,但贵州深山老林里的官道那跟羊肠小路也没什么区别。

    朱云峰他们真就是遭了老罪,由于车辆带了物资,很多时候道路都难以通行,在湖南的时候甚至还算好的了,等过了铜仁就真的难受。

    想找到一处平坦的大道都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