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大明不缺人力物力,完全可以在郊外不断研究试验,先在城外进行生产建造,一直搞到房屋验收合格,培养出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出来。
毕竟我们新时代农民工大量进城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建筑经验,都是经过几十年摸索才有了千禧年后成片的高楼大厦林立。
而看着城中的高楼,甚至有十几层的大厦,里面都装上了电梯,朱云峰也不得不感叹朱标的目光还是长远。
当初把他土地收为国有,并且进行城市规划已经初步成效,现在正大搞拆迁,大搞建设。
如今城内已经在进行城市化规模改造。
相比于后世需要花费大量拆迁款,针对洪武初期大明南京本地居民少,荒地多的情况,朱标早就做了计划。
这使得他收回土地几乎没什么成本,而楼房建成之后,光出售住宅和商业区,估计就赚得盆满钵满,恐怕以后光开发南京土地,就能让大明财政年年富裕。
很快汽车开到了奉天殿外。
汽车轰鸣声音打断了正在殿内与内阁诸多学士,各部尚书、三司主官开会的朱标会议。
与想象中朱标坐在上面龙椅,下面钱唐、薛祥、邵质、宋讷、吴沉,吴伯宗、刘崧、韩宜可、偰斯、郑九成、徐铎、曾秉正等大臣们站着开会不同。
大殿两侧摆着桌椅,内阁学士与各部尚书以及三司主官分两排坐着,他们的身前都放着公文,财政司主官茹太素正向朱标奏对。
这是从户部分出来的部门,效仿的是北宋把财政单独拎出来,如此朱标执掌财政大权,控制了朝廷每一笔钱的走向,为的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事实上朱标也的确这样做到了。
正是年底,进行今年一轮总结的时候,财政盈余居然达到了八千多万枚银元,相当于八千多万两白银,这是以前大明无法想象的事情。
汽车轰鸣声音停下,朱标猜到是朱云峰回来了,因为季赫是不会擅自跑过来的,只有朱云峰那么没有任何顾忌。
所以他起身说道:“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儿吧,尔等先回各衙署,把数据再核算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明天再开朝议奏对。”
“是。”
众人纷纷起身。
其实这些数据各部门都核对过无数次了。
毕竟历朝历代计缘统计数据的时候,就算有错误,惩罚再严重也无非丢官。
可在洪武朝,那就是掉脑袋。
太子可是亲手操办了胡惟庸案,几千条人命死在他手里,谁敢马虎啊?
不过既然太子这么说,那众人自然也就回去继续再核对一次。
无非就是让下面的人办,他们是各部门大佬,不可能亲自跑过去一条条地翻账目核对数据。
等众人从奉天殿退出去,恰好碰到三小只上来,便拱手行礼道:“参见燕王殿下、吴王殿下、楚国公。”
“你们好你们好。”
朱云峰看都是熟人,这么多年他们居然没被老朱砍头,不由得感慨万千道:“都跟着太子好好干,能活着不容易啊。”
“???”
诸多历史上这个时期因胡惟庸案、郭恒案、空印案而坟头草都三尺高的大臣们一头雾水。
但他们也早就知道朱云峰这个吴王行事向来乖张百无禁忌,倒也见怪不怪,纷纷拱手道:“臣等告退。”
“去吧去吧。”
朱云峰摆摆手,迈步踏入了奉天殿内。
朱标此刻坐在殿内椅子上,身边只有掌管玉玺的尚宝监太监杜安道。
见到三人进来,他克制住内心的喜悦,微笑着说道:“回来了?”
“大哥。”
朱棣直接冲了过去,一屁股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道:“累死我了。”
“你先出去吧。”
朱标对杜安道挥挥手。
“是,臣告退。”
杜安道倒退着出了门。
“太伯爷。”
朱云峰也走了过去,同样一屁股坐在旁边道:“我也累死了。”
“辛苦。”
朱标含笑说道:“现在回来了,事情都处理得怎么样?”
“那肯定都办好了。”
朱云峰夸张比划道:“您是没看见,老祖宗去了明末,那是没停过手,从南京一路砍到北京,来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可老祖宗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过。”
朱棣好奇道:“砍了三天三夜眼睛不会干吗?”
“去你大爷的,我在这儿说老祖宗凶残,杀人不眨眼,你在那接什么梗?”
朱云峰推了朱棣一下。
“我大爷?那你可想清楚了,我大爷可是我爹的大哥,这要是告诉我爹。”
朱棣嘿嘿一笑。
季赫在旁边默不作声地打开录音,里面传来朱棣醉醺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