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王室成员,她理论上拥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现实冰冷而残酷,在场的任何一方势力,都不会选择她。
大贵族们不会选择她,她所掌控并大力发展的工会,已经触动了太多依靠剥削工人积累财富的贵族的根本利益。
若非忌惮她背后那位深不可测的陆阎,恐怕贵族阶级早已对工会群起而攻之。
如今让她远离权力中心,正是他们乐见其成的。
王室内部同样不会选择她,因为她根基浅薄缺乏强大的母族支持,在那些浸淫权力斗争多年的王室强者眼中,她不过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花瓶罢了。
借查尔斯之手逼迫老国王查理退位,并让作为第一继承人的查尔斯失去了坐上王座的机会,再主动搭线陆阎想要从陆阎身上借取大势以求谋取王位?
伊丽莎白这点小心思,在王室老古董眼中根本上不得台面。
他们之所以默认伊丽莎白逼迫老国王退位的计划,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当伊丽莎白尝试接触王座之时,他们便会毫不留情地斩断伊丽莎白的任何妄想。
这次国王更替本就是陆阎意志的体现,王室与贵族们为了取回象征权力的王权之杖,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屈辱的现实。
但这已经是他们能够容忍的极限,他们绝不可能允许陆阎这位被他们暗中视为大敌的存在,通过扶持伊丽莎白,进一步干涉维多利亚王国的核心权力更迭。
让她成为新王?那是对整个王室和贵族阶层的公然挑战,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底线。
因此伊丽莎白只能站在这里,像一个局外人,沉默地注视着这场决定王国未来的权力分割。
“你觉得谁才是赢家?”
老国王查理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却又清晰地在伊丽莎白耳畔响起。
伊丽莎白转过头,望向身旁的父王,这位曾经威严的国王退位已成定局。
纵使在权力的惊涛骇浪中被迫搁浅,但他那略显老态龙钟的表象之下,眼眸中依旧沉淀着洞察世事的睿智光辉。
伊丽莎白的目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扫过大厅。
她的视线首先落在了不远处的查尔斯王子身上,这位曾经的第一继承人此刻脸色铁青,紧抿的嘴角勾勒出僵硬的线条。
他不时投向伊丽莎白方向的眼神,毫不掩饰其中蕴含的怨恨与不甘。
伊丽莎白心中了然,查尔斯此刻恐怕早已清楚,自己不过是被各方势力推上前台,充当了那把逼迫父王退位的最锋利的刀。
从结果上看他似乎成功了,保守派溃败国王让位。
然而这成功的代价,却是他自己彻底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
执掌比维多利亚王国本土面积大上数倍的海外殖民地?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是一份无上的荣耀与权力。
可殿内有谁不知,那些广袤却贫瘠的土地存在的最大价值,便是源源不断地为王国本土输送资源与财富。
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中下层民众而言,那里或许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对于查尔斯这位曾经距离王座仅一步之遥的王子来说,这无异于一种体面的流放。
伊丽莎白轻轻移开目光,视线接着投向了另一侧的福德王子。
此刻的福德王子,正意气风发地被一群兴高采烈的贵族簇拥在中央。
他高举着盛满殷红酒液的水晶杯,与周围的人热络地交谈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已经在商议着国家未来的宏伟蓝图。
福德王子继承了王位,按理说他应该是这场权力角逐的最终胜利者。
然而伊丽莎白看得分明,这份胜利的含金量着实可疑。
查尔斯带走了海外殖民地的掌控权,戴安娜则握住了贵族议会的权柄,王国的权力被清晰地分割。
更何况福德王子自身的根基与势力,本就远不如经营多年的查尔斯。
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位新国王恐怕都只能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象征,受制于各方势力难以真正施展拳脚。
伊丽莎白的视线最后停留在戴安娜公主身上。
这位以美丽和骄傲闻名的公主,此刻正优雅地站在一群支持她的亲王与大贵族之间。
她拥有强大的母族作为后盾,又获得了数位地位尊崇的王室亲王明确支持,如今更是名正言顺地执掌了权力日益膨胀的贵族议会。
从表面上看,她似乎才是这场复杂博弈中,隐藏最深、获利最大的赢家。
然而,伊丽莎白心中却另有判断。
所有人都似乎有意识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无论戴安娜多么才华横溢、手腕高明,她终究只是一位公主而非国王。
她缺乏那份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名义与天然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