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28章:随平

第428章:随平(1/2)

    “随平!”

    “跟我收麦子去!”

    信度河旁,一处宁静的村庄里,有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要带着他去干活。

    少年“哦”了一声,乖乖的抓起镰刀,跟对方走到了金黄的麦田之中。

    “趁着天气好,收了就打谷晾晒,放到地窖里藏着去。”

    “道长们说,咱们这块虽然近来平稳了些,可到底是受月氏人糟蹋过的,近来还有秦人闯过阳关……保不准哪天来个兵灾,好好的粮食全让那群恶徒给抢走了!”

    在西夏因为那可笑至极的原因,被蛮夷攻陷国都,俘虏了城里数不尽的贵人,焚烧了祖宗传下来的宗庙后,便宣布了自己的正式灭亡。

    随之而来的,

    便是无数的动乱。

    因为月氏人的本意,是趁虚而入,对大夏进行劫掠,并没有做好统治这块土地的准备。

    他们的文化和制度,乃至于人口,也根本组建不了新朝廷,推行起雅政来。

    于是,

    以信度河为主,

    西至于兴山山脉,东至于信度大荒漠的原西夏之地,便陷入了全然的“无政府状态”——

    月氏人大肆劫掠杀人,将大夏的龙兴之地,糟蹋的不成模样;

    太平天国的余党仍然在跳大神,没有忘记自己“请神上身”的老本行,还想着建立新的地上天国;

    太平军的人变成了世家的打手,割据了一处又一处的庄园和城邑;

    世家方面,则是更不用多说了!

    后面赶来的秦人,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活脱脱一副过来吃绝户的恶心嘴脸!

    乱世中的百姓就像地上的野草,被马蹄践踏了一轮又一轮,被铁锹犁了一遍又一遍。

    在这样的折腾下,即便野草生命力顽强,又能坚持多久呢?

    草地会变成荒芜的戈壁,

    城邑朱门,也会迎来腐朽坍塌的一天。

    好在,

    一切还有转机,

    生机还没有完全断绝,

    就像《易经》说的那样:“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一支秉持着原教旨主义,尊奉大贤良师教诲的太平道在经历了痛苦的纷争和纠结后,最终摆脱了自己那两个离心离德的兄弟,率领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组建起了“乞活军”。

    那位曾经接受过大贤良师救治,跟随他学习过的领袖在人群中振臂呼喊:

    “我非争天下!”

    “只为民乞活而已!”

    他们的力量并不强大,

    他们的追随者并不充足,

    但他们的确在这乱世之下,为那犹如草芥的黎民,争取到了一些土地,让他们得以生息。

    有种子在乞活军的庇护之下生根发芽。

    想来两位大贤良师的在天之灵,

    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心怀赞许的。

    太平道的声名,

    到底得到了维护,没有被那发癫发狂的两支彻底败坏!

    而随平跟父母所在的这片村庄,便是乞活军散落于四处的地盘之一。

    他是个不幸的小子,

    父母刚怀上他的时候,夏国的皇帝便死在了身毒诸国那边;

    才出生不久,

    家乡便爆发了严重的水患,安定的小农在刹那间便成了失地的流民。

    在随平不多的人生印象中,

    他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曾被父母拉扯着流亡;

    也曾跟随父母投靠到某个世家的庄园中为奴为仆,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更是目睹过世家的庄园被人攻破占领,外来的贼匪、蛮夷,将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贵人,像宰杀猪狗那样杀害。

    但相对的,

    他又觉得自己对比起其他乱世中的百姓,非常幸运。

    起码他的父母还活着,

    从小的颠沛流离,也没有让随平变成一个残缺虚弱的人,

    在各种的动乱中,

    他们一家更是等到了乞活军的庇护,得以享受到珍贵无比的平和。

    所以,

    随平在日间,虽然要干很多活,吃的饭食也只能称得上饿不死人,无所谓饱腹和美味……

    但他仍然觉得满足。

    只是,比起生长在乱世,从未见过太平年月的随平,那些年长者所追求的东西,还要更多。

    他们失去过曾经的美好,

    因此对重新获得它的渴望,便显得更加强烈。

    “乞活军的人还是少啊!”

    “都怪之前的颠佬,把太平道给折腾成了如今的鬼样子!”

    “不然咱们哪里能让月氏蛮夷,跟秦人轮流欺负!”

    要不是太平天国的家伙在短短几年里,就整出了太多前无古人的狠活,不然凭借乞活军的口号和作为,必是能吸引更多人投奔,安定更多地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