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们渴望学习到大秦那领先于世间的精湛技艺和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另一方面呢,则期望通过此举让我高昌国的子民们都过上富裕充足、平安喜乐的生活。同时,如果能与大秦建立起畅通无阻的商贸通道,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那可真是一桩美事啊!”
只见始皇帝陛下微微眯起双眼,陷入沉思之中。少顷之后,他缓缓地将目光移向一旁的太子嬴骜。而嬴骜心领神会,当即拱手施礼,然后朗声道:“关于这联盟一事嘛,确实切不可轻率行事。依儿臣之见,应当先派遣得力之人赶赴高昌实地探查一番,待详细了解清楚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方可做出最终的决策定论。”
此时,那位高昌使者原本就紧绷着的面容不禁又增添了几分忧虑之色,但很快他便强自镇定下来,赶忙应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在理,只是……只是希望这前期的探查工作切莫拖延过久才好啊!如今那乌孙对我国一直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我们的疆土财富,我国上下早已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实在是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呀!”
始皇帝陛下听后轻点其头,表示已经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随后挥挥手说道:“朕已然知晓此间种种情形了,这件事情暂且搁置一下,待到日后再从长计议吧。你们都先退下吧。”
那使者闻得此言,虽心中满是无奈,但也只得遵命告退。当他步出朝堂之际,忍不住暗暗叹息一声,此番前来寻求结盟之事究竟能否顺利达成仍是一个未知数。眼下所能做的,唯有默默祈祷大秦能够尽早洞察到高昌所展现出来的满满诚意罢了。
使者离开后,朝堂上又议论起来。李斯进言道:“陛下,高昌此举看来颇有诚意,且若与其联盟制衡乌孙,于大秦有利。”始皇陛下微微点头,“朕亦知此理,然谨慎些总没错。”
太子嬴骜紧接着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亲身前往那遥远的高昌之地进行一番深入探查。”秦始皇微微皱起眉头,稍作思索之后,缓缓点了点头,表示应允。实际上,这件事情早在先前嬴骜就已与始皇陛下详细商讨过,此次借此机会,用前往西域之行,加大对于了解当地局势至关重要。
数日之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嬴骜率领着一支由亲信组成的精锐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高昌的漫漫征途。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声响彻云霄,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观望。
与此同时,远在高昌国境内,当得知秦国太子即将亲临的消息时,国王不禁喜出望外。他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若能给这位尊贵的客人留下良好印象,必将对两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国王立即召集大臣们紧急商议,精心策划迎接事宜,并再三嘱咐众人一定要将本国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国王还暗地里派遣自己的心腹手下,密切监视国内那些心怀不轨、蠢蠢欲动之人,严令禁止他们趁机捣乱,以免破坏这次来之不易的大好机会。
经过漫长的旅途奔波,嬴骜终于抵达了高昌城。刚一进城,高昌国映入嬴骜眼前的景象就让他感觉不出自己所料。
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头巷尾孩童嬉戏玩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百姓们个个面带笑容,安居乐业,生活过得充实而又幸福。看来高昌国对于自己的到来,也是下了功夫的。
高昌国王亲自出城相迎,以最高规格的礼节接待了嬴骜一行。在随后的日子里,国王热情周到地款待着贵客,毫不保留地向嬴骜展示了本国的军事实力以及繁荣昌盛的民生状况。为的就是让嬴骜能够明白,跟高昌国联盟,绝对是不亏的。而嬴骜则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认真倾听着国王的介绍,心中渐渐有了明确的判断和结论。
待考察结束,嬴骜辞别了高昌国王,带领随从到了月氏郡,而在月氏郡的王贲将军也在城外十里地的位置等候嬴骜。
嬴骜看到王贲将军,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王贲单膝跪地,“殿下,末将在此等候多时。”嬴骜下马扶起他,“将军辛苦了。”
进入月氏郡,嬴骜发现这里的防备森严有序。王贲在旁汇报:“殿下,月氏郡虽远离我大秦边境,但有殿下提供的武器,所以臣有足够能力抵御外敌。更何况,王离那小子带的大军也在百里外屯兵。”听到王贲的话,嬴骜点了点头。
夜晚,嬴骜正在营帐思考此次行程所见。突然帐外传来喧哗声。原来抓到一个可疑之人试图靠近营帐。那人被带到嬴骜面前,他自称是高昌国的密探,带来高昌国王的口信。
“殿下,我王真心期待与大秦联盟,怕您途中有变,特命我前来告知,若有任何疑虑,我王愿再提供更多利益。”嬴骜听后,心中一动,高昌国如此执着,看来结盟之事,高昌国比自己想的还要紧张。既然如此。。。。。。
但他面上不露声色,“本殿自有考量,你回去告诉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