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书上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咱们也试试围炉煮茶如何?要红枣、花生,红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云砚自然无有不应,立刻去张罗。
云墨虽嘴上嘟囔“就你事儿多”,脚却诚实地跑去地窖挑品相最好的红薯。
云剑则无奈去拿了一篮子木炭过来。
不多时,堂屋中间便支起个小泥炉,上置一个粗陶小壶,壶里煮着粗茶,周围煨着红薯、红枣等物。
一家人围坐炉边,听着壶中茶水咕嘟,闻着食物渐渐散发的焦香,说着闲话,其乐融融。
这般温馨景象,是过去的云家从未有过的。
云青山和赵于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满足。
腊月二十八,云家小院飘出了炸货的浓郁香气。
云洛曦裹得严严实实,面前小几上摆着各式各样刚出锅的炸物:金黄酥脆的小麻花、外焦里嫩的萝卜丸子、裹着糖霜的江米条、还有咸香可口的炸酥肉。
她每样尝一点,点点头,云墨就高兴得像得了什么大奖,干劲十足地继续和面、烧火。
周秀娘和赵于莺则忙着蒸年糕、做豆腐,准备年夜饭的食材。
整个云家小院都弥漫着食物诱人的香气和忙碌而喜庆的氛围。
钟离珏又来了。
这次他带来了年礼,并非多么奢华,却样样精致贴心:上好的银炭、柔软的细棉布、几盒京城式样的点心,还有一支品相极好的老山参,说是给云洛曦补身体。
赵于莺连连推拒:“这太贵重了,使不得……”
钟离珏却态度坚决,目光悄悄瞟向廊下正伸手接雪花的云洛曦:“婶子务必收下,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再者……云姑娘身体要紧。”
赵于莺哪能不懂他的心思,这孩子,虽说身份悬殊,但这份心意,却是真挚难得的。
钟离珏又走到云洛曦身边,从怀里取出一个用锦帕包着的小物件,递给她:“年节礼物。”
云洛曦打开,竟是一枚雕工精致的羊脂白玉佩,玉质温润,雕的是缠枝莲纹,清雅灵动。
她挑眉:“这又是什么说法?”
“没、没什么说法。”钟离珏耳根微红,眼神飘忽,“就……看着好看,觉得衬你。你戴着玩就好。”
他的名字“珏”就是指美玉,他不能时刻陪在她身边,只盼另一块美玉能贴身伴着她。
云洛曦捏着玉佩,触手生温。
她瞥了他一眼,见他紧张得手指都蜷紧了,忽然觉得这小少爷有些笨拙得可爱。
她将玉佩收拢掌心,声音悠悠,“这是定情信物吗?”
“不,不是……”钟离珏紧张得舌头都在打结,慌张解释,红晕却顺着脖颈一路蔓延到脸颊。
他想说不是,只是一份普通的年礼,可哪有年礼送玉佩这些私密物件儿的?
他不想欺骗她,眼神湿漉漉地望着她,又可怜又让人心疼。
“你若不喜欢,我、我再寻别的……”
“谁说不喜欢了?”云洛曦打断他,,眼尾微微上挑,“既送了我,便是我的了。哪有再要回去的道理?”
她将玉佩收入袖中,动作自然流畅。
可钟离珏却像是得到了天大的恩赐,眼睛瞬间亮得惊人,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傻乎乎地笑着,方才的紧张忐忑一扫而空,只剩下满腔的雀跃和甜蜜。
她收下了!
她没有嫌弃!
她甚至……没有否认那是“定情信物”!
巨大的幸福感冲得他头晕目眩,只觉得这寒冬腊月仿佛瞬间变成了暖春。
他努力想绷住表情,显得沉稳些,可那飞扬的眉梢和亮晶晶的眼睛,却将他的心思暴露无遗。
云洛曦看着他这副模样,好笑道:“还傻站着做什么?不冷吗?”
“不冷!一点都不冷!”钟离珏连忙摇头,只觉得浑身都暖烘烘的。
赵于莺站在堂屋门口,将两个小儿女之间的互动尽收眼底,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叹。
这钟离少爷,在她家曦曦面前,真是半点儿脾气都没有,被吃得死死的。
他如今来得勤,云家人都已习以为常,甚至带着几分自家人的熟稔。
赵于莺招呼他进屋烤火喝茶,钟离珏却挽起袖子,十分自然地加入了云墨他们炸年货的行列,动作虽稍显笨拙,但态度极其认真。
云洛曦偶尔抬眼,就能看到少年被灶火映得发亮的侧脸和专注的神情,她唇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递过去一小碟刚炸好的、撒了椒盐的酥肉,“尝尝咸淡。”
钟离珏受宠若惊地接过,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块放入口中,烫得直呵气,却连连点头:“好吃!咸淡正好!能做出这等好吃的美食,你真厉害。”
云墨在一旁看得直撇嘴,小声嘀咕:“那是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