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仗剑独行斩鬼神 > 第二百六十四章:虞霜筑基,画符知窍;天地阴阳,生死兴亡

第二百六十四章:虞霜筑基,画符知窍;天地阴阳,生死兴亡(3/4)

况下,玄魔宗与浩然院几乎已经准备先向幻云谷出手,然后集中力量应对这次大劫。

    外劫临头的情况下,先发动内战看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议。

    但从天南与北域的整体形势上看就很容易理解了:苍云山脉处于北域范围,可并不是在第一线。

    而像这样的大劫,打个上百年甚至几百年都是正常的事。

    在玄魔宗与浩然院的视角下,衰弱到对大劫来临一无所察的幻云谷,已经没有了度过此次大劫的力量。

    既然如此,不如被玄魔宗与浩然院吞下,以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再加上力量优势,两宗有不小的把握杀死黄道钟,柳鹤轩这对师兄弟,平分幻云谷千载积累。

    面对这样的劫数,玄魔宗与浩然院的灵石资源储备也是严重不足的,若是能吞并幻云谷,这份压力就极大减轻了,更何况玄魔宗玄魔秘典中,还有着几种祭炼他人元婴大增神通的法门,为黄道钟,柳鹤轩这对师兄弟的元婴,玄魔宗甚至愿意更多分浩然院几分财货。

    然而,陆城突然以铁枭道人的身份晋升元婴境界,也真的是幻云谷气数未绝。

    宗门大典,以及赤魁真君出手两次试探,陆城先斩钟慕寒,战平赤魁真君。

    让玄魔宗与浩然院的宗门高层判断中,幻云谷实力大涨。

    别看只是多出一位元婴真君,两位和三位元婴真君全数扑杀根本不是一个难度,只要逃出一位,无论玄魔宗与浩然院成功吞下多少资源,都是如鲠在喉进退两难。

    幻云谷比另外两宗稍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察觉到了天南修仙界的行动。

    再结合那两宗的行动,最后推衍出他们的意图,黄道钟与柳鹤轩两人皆是惊出一身冷汗:

    差一点就毁宗灭派,怎能不怕?

    此时,两人来到积雷峰与陆城相聚,便是商谈在未来大劫中的应对。

    “说起来很是奇怪,我也翻过天南修仙界与我北域一脉的历史典籍,似乎每隔几千年,我们都要大战一场,互有胜负,死伤枕藉。

    修士修道求长生,到底是怎样的恩怨如此难以化解?”

    陆城呷下一口灵茶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通玄大世界,就没有这种情况,正邪佛道魔儒诸条法脉并存于世,皆求长生大道,理念之争似乎没必要达到这种地步。

    “哈哈哈哈,铁师弟,为兄当年也曾有过这般疑惑,也曾请教过师尊,你可知吾师是如何回答的?”

    “不知。”

    “天地阴阳,生死兴亡,不过皆是,一场轮回。生死,是打开道法宝藏的钥匙,长生,是一切欲望的结合。”

    黄道钟挥一挥拂尘,在其面前有一轮阴阳太极图浮现而出,阴中藏阳,阳中有阴,循环不止,轮回不休。

    一个时辰后,黄道钟与柳鹤轩两位真君离开积雷峰,陆城则在送走两位师兄后,回身返归。

    “真是残酷,难道就无法避免?”

    又一次回想起黄道钟师兄的阴阳演法,就算以陆城的心性亦感到有些残酷阴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初学道时,只觉人道残酷,学道深后,只叹天道无情。

    陆城两世为人,随着道法精进,两世记忆俯览可拾,但结合起来才知道黄道钟师兄所言不错。

    前世,古中国大概每三百年一个王朝兴替,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阴极之后,则有阳生。

    东西方之文明,东方文明长期超过西方文明,有更强的生产力,供养出更多的人口。

    但却是西方文明先一步发展出现代科学,为什么?

    当然不是因为西方更有科学之精神,而是因为文明落后,没有公共卫生建设,黑死病爆发,几乎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口死于疫病,所有人都被迫躲藏在房间里,在没有更多娱乐的环境下,数学、艺术自然快速发展,为现代科学打下基础。

    这也是阴极之后,则有阳生。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大航海时代,船员水手的非自然死亡率超过五成。

    同一时期,东方民众虽然劳苦,却还是可以生存的,但凡有着生存的空间,就缺少穷则生变的基础。

    “天地阴阳,生死兴亡,一个轮回?不,是在循环上升的。”

    陆城同样一挥拂尘,在其面前同样有一轮阴阳太极图浮现而出,只是不同于黄道钟师兄的平面循环旋转。

    陆城的阴阳太极图不断向上上升,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形。

    他曾在南疆时期,向当地的孩童传授过数学,向当地的匠人传授过火药制作。

    陆城可以确定自己的火药配方绝对没有记错,但就是无法制造出火药来,后来方才渐渐明悟,世界的不同,有一些基础物理法则极微的变化,都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变化。

    这个世界不是不能发展科学,但它只能发展自己的科学,而不是陆城从另一个世界所带来的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