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枌榆草木长 > 番外篇(四)

番外篇(四)(2/3)

“莫要心急,待本王来处置。”纪凌强压怒火,当夜便修书送往京城。

    其信中言辞恳切,陈述凉州困境,恳请朝廷彻查,足额拨发粮草。

    一连过去月余,凉州营等来的回复却含糊其辞,只说朝中难处,让他们自行设法筹措。

    对于此事,纪凌很是愤慨,朝中定是有人作祟,故意刁难。要么皇子,要么文党。

    无奈之下,他带着将士开垦荒地,种植耐寒作物,又与当地商户商议,以军中特有的皮革、药材换取粮食。

    一晃数年过去,纪凌在凉州的日子愈发艰难,却从未停止与元武的争斗。

    冬日大雪,他与魏冉率奇兵夜袭敌营。

    趁元狗熟睡,其部杀得对方措手不及。

    秋日丰收,为防敌军来抢粮,他亲率重兵驻守于武威郡外,大败对方的劫粮队。

    多年交锋,元武屡次吃亏,对这位大周皇子渐生忌惮。

    一次阵前对峙,莫善先驱马向前,喊声响彻沙场。“纪凌啊,你在这苦寒之地死守多年,贵国皇帝陛下却不赏你,何苦来哉?

    大周腐败,军需不足,粮草不继!若按军功,你早该加三印了吧?

    呵呵!纪凌,你还不速速退去,战功高了可是会让很多人忌惮的!”

    听闻此言,纪凌冷笑。“本王守的是大周疆土,与军功有何关系?

    招人忌惮?那又如何?”言罢,他弯弓搭箭,径直射向对方。

    双方战鼓擂动,又厮杀一处。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朝廷局势亦波谲云诡。

    这数年间,纪凌的确屡立战功,战报频频飞回京城,而朝廷的嘉奖却如石沉大海。

    朝堂之上,权臣弄影,有人说。“皇子久掌军权于外,恐生异心,不宜嘉奖。”

    有人道。“凉州偏远,些许小胜,不足为提。”

    更有人言。“纪凌养寇自重,其人心怀不轨,当派监军常驻。”

    连番旨意传来,只有勉励坚守,未提半字封赏。

    对于朝廷的反应,纪凌在营帐内,展开一道道来往的诏书,双手微颤。

    其人身旁,魏崇山气得须发倒竖。

    魏冉更是拍案而起。“殿下,您为大周出生入死,朝廷怎能如此不公!

    熬在这寒苦之地,何时是个头啊?”

    帐中诸将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沉默良久,纪凌起身踱步。“诸位,本王非为封赏而来。

    国土乃我大周儿郎生养之地,莫说驻守凉州,即便长眠于此又如何?

    为国征战,为的是我大周国土,而非军功……”言罢,他抬眼望向帐外,风沙中,军旗猎猎。“若有懈怠,凉州百姓何辜?这西境的国门谁守?

    都回去吧,莫善先巴不得咱内乱。”

    众将听闻,纷纷单膝跪地。“愿听殿下号令,守土报国!”

    岁月悠悠,转眼间,纪凌在凉州的第九个年头已过。在此期间,徐沧、魏冉、司徒孝呈等人都曾追随他沙场浴血,纵马扬鞭。

    历经多年苦战,其人身先士卒,赏罚分明,颇受军民所爱。

    凭借定平关地势险峻与峭壁悬崖,他加固城防,沿武凉山筑起高大厚实的城墙。

    城墙上密布了望塔、箭楼阵地。又在城周开垦,囤积大量粮草、箭矢与饮水。

    陡峭山路,骑兵难行,元武多数情况只能下马步战,拥挤在狭窄通道。

    纪凌指挥攻守,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面对元武重兵围城,阻断外界。但凡寻得机会,他毫不畏惧,时常会亲率部卒出城袭扰,搅得对方不得安宁。

    这数年间,纪凌坚守定平。

    城中军民一心,男子上城御敌,女子运送物资、照料伤员。

    多年对峙中,莫无涯曾亲自前来,即便由他指挥调配,也无较大的斩获。

    日子缓缓流逝,元武新帝继位,内乱不断,最终无力西侵。

    便是如此,正在纪凌意气风发,筹谋着夺回凉州七郡之时,朝廷一道诏书,宣他回京。

    临行,百姓倾城而出,箪食壶浆。

    老妪含泪,孩童拉衣,或有青壮争先恐后,或有老者跪地挽留。

    对于如此情形,纪凌热泪盈眶,抱拳一一谢别。

    纵马回望,定平在风沙中屹立。

    多年磨砺,未酬壮志。

    未得的军功,未得的恩赏,都化作他心底的坚毅。

    对此,纪凌知道,前路风云诡谲,京城朝堂或比战场更为凶险。

    但这十年寒沙铸剑,他已无所畏惧。

    踏入回京之路,身后是山河,身前是未知,而属于他的未来,却不知在何处

    途中,其人思绪万千。想起初到凉州时的懵懂与无畏,想起战死沙场的兄弟,想起与元武一次次的对决,还有凉州百姓那一张张朴实而又充满信赖的面庞。

    这么些年,他在沙场上从未退缩,可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