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姜林朝着房门口喊了句。
“吱呀!”门外的人应声推开了房门,走了进来。
“陛下!”杨戬藉着房内微弱的油灯,走到姜林的办公桌前,朝姜林低声唤了句。
“哦,老杨……快坐。”姜林抬头朝边上的杨戬看了看,指着边上的椅子说道。
“陛下,你这……?”杨戬望着姜林身上的病号服,语气无不担忧地说道。
“哎,最近我这右腿疼得厉害,疼得我呀……晚上睡不好。不光是这右腿,还有后背当年在朝歌城受的伤,现在到了阴天要下雨的时候,也是隐隐地发痒。后来我让礼红给我看看,礼红说这些都是陈年旧伤上了年纪后的典型特征。礼红让我来医院疗养一段时日,他让各科的医生给我开些药,好好调理调理。加上惧老现在这样的情形,我就来医院顺便陪陪惧老……对了,惧老那边……怎么样了?”姜林放下了手上的笔,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调整了一下坐姿,正对着杨戬,压低声音问道。
“礼寿、子坚兄弟他们刚刚抵达,师父现在正在和他们谈话。病房里人太多,我就先出来了……”杨戬神情严肃,喃喃地说道。
“哎,不知不觉,认识惧老已经三十年了。现在每每想起三十年前在安邑城东、第一次和惧老在通往铜矿区的道旁相遇、在莫庄和你们师兄弟几人初识的场景,仿佛还是昨天……以前我从未想过要是没了惧老、没了太上皇,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但现在……我们却要开始逐渐面对这一天的到来,要是没了他们,我还真有些担心咱们没有这些老头子督促,会做不好……”姜林回忆着往事,朝杨戬幽幽地说道。
“陛下也不能这么说。刚才师父他老人家也说了,大唐现在在陛下的治理下,逐渐昌盛起来。陛下春秋正盛,再有个十年下去,大唐距离强大就不远了。他和太上皇陛下早就说过,他们对大唐很放心,对陛下很放心,对大唐现在各行各业顺利运行的规章制度很放心。他们随时逝去都不会担心大唐的。”杨戬忙朝姜林答道。
“哎!大唐,大唐……大唐也不是他们想的那般……你看,这桌上的文件,都是政务院提交上来的各个行省的大问题。以前只想着将这天下统一了,将奴隶制度推翻了,我的目标就达成了。当时太年轻,想的简单了,现在这才十几个行省,政事就让人整日焦头烂额的。”姜林指着桌上的一摞文件,朝杨戬诉起了苦。
“师弟不是说让陛下疗养么?陛下都来这里疗养了,还闲不住?我不是听说政务基本上在政务院那里处理就行了么?怎么还有这么多提交到皇帝办公厅的文件?”杨戬望着姜林桌上的文件,却也心疼起姜林来。
“哎。没办法啊。新成立的几个行省,官员的质素参差不齐,处置政务的能力有限,为了在初始阶段别出错,新成立的行省,政务几乎还是都要由政务院和我都拿主意的。等过个五年、十年的,局势稳定了,再放手可能就容易些了。对了,你这次去北平城,按之前的计划,进入八月份要前出到东北地区的部队整顿的怎么样了?可有懈怠的?”姜林想起了杨戬身上的使命,关切地问道。
“陛下请放心,接到命令的三个团已经派出了先遣部队,前往天津城东北营建各自的驻地,后续部队也在陆续开进,按各部行军的速度来看,定是不会误了期的。在入冬前,我们一定会在东北地区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为来年的行动做好准备。”杨戬忙向姜林将自己这段时日的工作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好!我再给你强调一遍,东北地区到了冬季很是寒冷,冬季来的特别早,你们到了那里站稳了脚跟之后,第一步就是要营建牢固的营房,尤其是营房内的取暖设施,一定要完善。我不希望我们的战士因为严寒而丧失战斗力甚至生命。另外,就是尽快地和当地的部族接触,扩大我大唐在当地的影响力,培养亲大唐的势力,‘驱虎吞狼’的策略在其他地方已经用的很是熟练,东北地区的土着更是彪悍,我们更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让那些亲大唐的当地部族冲在前面,为我们先将那片土地上的刺头筛选一遍。”姜林重复着之前的战略,显得很是担心。
“陛下请放心。石平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带着一个连的侦察兵进入到了那片区域。以石平的能力……我只能默默地为那片土地上的人祈祷,祈祷石平兄弟下手不要太黑。”杨戬想着一个月前石平出发时的情形,竟然生出了一丝的恻隐之情来。
“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你们出发之前,我给石平是交代过的,他也是给我保证了的。再说了,石平这些年历练下来,已经收敛很多,没之前下手黑了。虎方彭蠡部族那次,罚了他一年俸禄,气得他家婆娘去贤后(黑月)那里哭哭啼啼地闹和离,他该长记性了。我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他再以杀人为目的,不考虑大唐的整体战略,我就要将他调出总参,强制其退伍转业了。”姜林想着几年前的事,亦是有些心有余悸。
“如此,臣也就放心了。”杨戬听姜林如此说,却也微微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