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啊!你看这电报上说,大河北岸驻军那里,自今日清晨开始,陆续有难民从东边赶来。那些难民说,是东伯侯姜文焕率叛军十日前攻破了朝歌城……朝歌城啊,你也是知道的,朝歌城里的民众,加上王畿之地的民众,几十万人……若是都朝着大唐国奔来,想想都可怕。”
“你现在去给杨总长发报,说我会择机渡过大河,亲赴孟津渡北岸驻军那里去了解是个什么情况。一应新的消息,我会让北岸驻军知会他,让他随时做好来孟津渡的准备。还有,让总参给各部发电报,就说王副总长无论到了何处,让其立刻来孟津渡见我。发完这些电报后,随我去渡口,渡河。”姜林使劲捏着手上的电报,朝包爽下令道。
“首领,不行啊,太危险。”包爽又试图阻止姜林。
“要不这样,他们渡河的时候不是都抱一个羊皮气囊么?待会渡河的时候,我也抱一个,另外前后各一条船护卫着,给我身上绑缚好绳索,一旦我的船倾覆落水,他们能将我拖上来。”姜林想了想,朝包爽吩咐道。
“那若是几条船同时倾覆呢?”包爽仍不肯执行命令。
“那我上来后肯定先撕了你的臭嘴。执行命令。”姜林被这忠诚的部属简直要气疯了。
“呃……是!”包爽见姜林的语气不是开玩笑,赶忙领命。
……
两个小时后,姜林终于有惊无险地在孙虎的陪同下,渡过了大河,抵达了孟津渡北岸驻军营地。
已经换防到此处的一团团部里,姜林躲在内间的澡盆里一边擦着身子,一边听取了外面平调到此处的原四团参谋长、现任一团参谋长的陶强对今日唐、商两国国境边上的状况的简报。
不得不说姜林今日决定渡河时的办法还是挺有效的,在距离孟津渡口北岸还有二十米的时候,一个浪头打来,姜林乘坐的船只偏离了预定的航线,摇摇摆摆地撞上了后面护卫的船只上,两船六个人全部落水。好在首领卫队教导员刘康乘坐的船只已经抵达了北岸渡口,岸上的兵士和刘康三人拽着绳子将落水的六人硬生生地给拽了上来。
姜林上岸后第一时间寻找包爽的踪迹,但后来想起包爽被自己留在了南岸负责指挥其他暂时没法过来的人员渡河,也就灭了要撕包爽嘴巴的心思。
“没问问那些难民,朝歌城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姜林终于洗净了身上的污泥,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出了团部内间,一边擦着头发一边朝陶强问道。
“首领,张庆团长和贺双达政委问过了,这些难民说他们是第一波逃出朝歌城的,他们逃出来的时候,叛军刚刚占领了朝歌城东门。只是朝歌城现在是个什么状况,他们也不知道。估计要想知道朝歌城的现状,还得是后面陆续赶来的难民才清楚的。”陶强想了想,朝姜林答道。
“嗯,你说的有些道理。你派人去通知张团长和贺政委,让他们无论如何要安抚好这些难民,千万不能让这些难民再生出事来。让张团长酌情派一团的战士开赴难民安置区,维持秩序。我现在和杨总长、黑院长想办法,看看咱们该怎么帮助这些难民。另外,我刚听外面的战士说,难民里有许多人是持平安铁路建设特别版勋章的前商国战俘?”姜林将手上的毛巾搭在了一处椅背上晾着,一边朝陶强问道。
“是!听那些难民说,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带头,其他人才跟着朝咱们大唐国跑的。要不是这些人带头,那些难民还不知道往哪里跑合适呢?”陶强想着今日一团团长和政委送回来的信息,朝姜林答道。
“唉,当年,我只是想给这些战俘留下一个活下来的希望,让他们不要生事。释放他们的时候,也是为了遵守之前的承诺,让他们在出境之前不要在我大唐国域内捣乱。不成想报应来的这么快……你给张团长带个话,让他们将这些持有平安铁路建设特别版勋章的前战俘们组织起来。这些人对我大唐国的一应政策比较熟悉,也知道我们大唐国的行事风格。让这些人协助一团的战士们维持秩序,想必比一团的战士单独去维持秩序要方便一些。”姜林想着当年制定的政策,对陶强说道。
“是,我这就派人去通知张团长。”陶强朝姜林行了一个军礼,转身朝一团团部外面走去。
只是,约莫半个小时后,不等姜林将后面的事情想个明白,一名挂上尉军衔的军官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首领,我是一团三营一连连长徐大庆。我们张团长听陶参谋长派去的人说你到了团部,特命我给你带来了一个人。”名为徐大庆的人神情慌张,进得团部来竟然顾不上朝姜林行礼。
“给我带来了一个人?”姜林正在沉思之际,被人打断了思路,正要发火。但见徐大庆的模样,先将腾起的怒火压了下去。
“此人在我团布置的防线处叫嚣着说要见最高指挥官,我们驱赶了几次,无果。无奈之下,我们张团长亲自见了他。他对我们张团长说,他要见你。我们张团长不欲,他说他认识你,并且还有天大的要事要告诉你。我们张团长见其说得认真,不像是个疯子,便命我将其带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