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无奈之下,众人只得转道东门。可是等众人到了东门那里,东门城头上已经插上了姜文焕的大蠹。此刻即使是再蠢的人也知道朝歌城已经不能再进去了,那些叛军一旦攻破朝歌城,城里的民众若想活下去,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赶快逃出城去,现在还想着入城的不是脑子让驴踢了也是脑子让门挤了。
后来,当众人再绕到朝歌城北门的时候,与城外几乎只有一墙之隔的王宫窜天的大火已经将整个王宫区域湮灭。王宫着起这样的大火,聪慧如李靖这样的人也知道意味着什么。要么,这座王宫现在的主人随着大火一起葬身火海,要么侥幸逃出……可是丢失了朝歌城、丢掉了祖宗之地、丢了社稷赖以为继的数万大军……这王还称得上是王么?
按照昨日李靖与长子李金商议的结果,自己这一行人是要直接逃回陈塘关,将溃退回去的陈塘关守军们收拢起来,坚守关隘。再派出斥候前往朝歌城打探朝歌城的现状以及其他有关大王的消息。但昨日躲雨的山洞里,自己的次子李木问了两个问题,却也将李靖给难住了。
此番战败之事,李靖就这么逃回去了,万一商王还幸存着、万一以后商王又得了势、万一商王又掌握了话语权,指不定哪个青铜鼎上就要将李靖战败的这一耻辱经历铸上去……那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而若是此番商王真的玉碎在了王宫大火里,商王社稷就此崩塌,父亲所守备的陈塘关又该怎么办?北方是常年为敌的孤竹人,南边是攻破了朝歌城的东伯侯所集结起来的叛军联军,自己的陈塘关就这么立在中间,又该何去何从?
所以当李靖听次子李木说发现了太后和王子的踪迹后,听罢次子李木的两个问题后,也明白了此次虽然战败,但仍是需要在太后、王子跟前露上一面的。这一决定的目的亦是有二,第一,对太后、王子讲明此番战败的经过,让太后和王子明白此番战败非战之罪,甚至连各部兵员缺编太多这一借口都不能用。决战的日子是王后娘娘李万姬挑的,鬼知道王后娘娘挑的决战日子竟然会在己方阵中生起那么大的狂风……即便李靖有罪,那也是挑的地方有点寸而已。有了李靖在太后、王子面前这一番自辩的背书,以后即便大王想将所有罪责赖在李靖身上,有太后出面澄清,想必李靖之罪断然不会被铸到青铜鼎上去遗臭万年吧。
而其二……李家祖上世代为商王镇守陈塘关,忠君思想已经浸润李家的男儿十数代人。陈塘关该何去何从这个决定,李靖不能做,李金、李木亦不能做。无论父子几人做出什么样的决断,都违背了家传的忠君思想,背主这个黑锅李家人不能背。现在既然发现了太后、王子的踪迹,哪怕是王子克一句儿戏“你们都散了吧!”陈塘关守军就此解散,也赖不到李家人的头上。
其实最打动李靖前来面见太后苏妲己的还是方才那女官的两句话:“昨日护卫着太后的那些人和仆人夜里跑了,现在太后身边只剩下了我……”“太后娘娘若是知道李靖将军亲自带人前来护驾,定是会欣喜无比的。”
试想,太后苏妲己身边现在只有一个女官,祖孙二人正是最需要人的时候,哪怕现在的李靖真的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一,无人能替苏妲己执行刑罚;二,错过这一批人,再想等到下一批能护卫祖孙二人安全的人,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而依李靖所想,若是护得太后祖孙二人的安全,日后大王那里,自己功过相抵……恐怕还会落不少的人情。毕竟太后身边的那小崽子以后也是可能会当上王的……这份香火情……
“禀太后娘娘。昨日战阵之上,我方阵中突发未曾见过的狂风,吹得我军兵士无法睁眼战斗,阵型也因此大乱。而敌阵未受任何波及,风停之后,敌军一鼓作气,将我方击溃。臣下战前未曾占卜战事吉凶,导致大军溃败,论罪当死。请太后娘娘下令惩处。”进得山洞来,李靖早已经仔细观察了一番。这山洞里真的只有一老一少一女官,那小的见一群孔武有力的兵士进得洞来,甚至还有些惧怕地朝自己的祖母身后躲了躲……
“你为何不在战前占卜吉凶?”苏妲己接着厉声问道。
“唔……”李靖朝苏妲己身后的子克看了看,八九岁的孩子了,当着人家的面说人家母亲的坏话……“疏不间亲”的道理李靖还是懂的。
“太后娘娘,这是前几日王宫的使者送来的王令,请太后娘娘过目。”边上的李金早就做好了准备,双手奉上前几日使者送来王后催战的那片龟甲。
“这个祸害……”苏妲己接过李金奉上的龟甲扫了一眼,倒也明白了过来是怎么回事。
“王令既下,臣下即便占卜出来不吉,报给大王……还请太后娘娘明鉴。”李靖很懂得点到为止的道理。
“嗯。”苏妲己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孙子,亦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