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不经意间抬眼,竟在赵五眼中捕捉到了一丝毫不掩饰的戒备。
那目光犹如一层冰冷的屏障,将两人之间刚刚搭建起的沟通桥梁瞬间冻结。
唐天禄先是一愣,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紧接着后知后觉的他,这才如遭雷击般反应过来,意识到两人之间在沟通过程中出现了误会。
随即唐天禄暗自思忖:是不是自己刚刚的言辞有所不当,或是某些举动引起了赵五的警惕?
毕竟赵五同样身为隐龙卫成员,长期身处复杂的情报斗争环境,行事必定谨慎多疑。
想到这里,唐天禄心中不禁有些懊恼。
责怪自己未能提前察觉这悄然滋生的误解,破坏了原本还算融洽的氛围。
此刻会客厅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寂静得让人有些心慌。
唐天禄神情急切的看着赵五,想要尽快解释清楚。
以打破这令人尴尬的僵局,重新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赵兄,这次王大人交待我办的事情,的确关系重大。
如果不能获得密探组和线人组的鼎力支持,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殿下发布的任务。”
看着语气有些焦急的唐天禄,赵五意味深长地开口说道:“虽然殿下发布的任务要完成,但擅自扣押朝廷命官,这也不是一件小事。
况且自古以来,关于庐江都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淮西有事,必争庐江;欲夺长江,先取庐江’。
从三国时期开始,只要是遇到大分裂的历史阶段,庐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庐州府卫的指挥使,林震长期坐镇治所庐江。
一旦他因失踪无法处理公务,很可能导致整个庐州陷入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就暂时不能动林震。”
唐天禄闻言迅速伸手探入怀中,动作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惊扰到什么。
过了片刻之后,他从怀里取出那张由信鸽传递过来的纸条。
纸条质地轻薄,边缘微微泛黄,看得出经过了一番辗转传递。
唐天禄凝视着纸条,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郑重,似乎这张小纸条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信息。
紧接着他缓缓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赵五走去。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上,唐天禄深知这一举动或许能消除赵五的疑虑,重新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
走到赵五面前的唐天禄微微弯腰,双手将纸条恭敬地递了过去。
“赵兄,这便是能证明唐某所言非虚的关键之物,还请你过目。”
赵五见唐天禄双手递上纸条,心中虽仍存几分戒备,但还是下意识地伸手接过。
然而他的目光刚一触及纸条上的字迹,瞳孔瞬间微微一缩,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
只见纸条上的字迹,笔锋刚劲有力。
笔画间透着一股雄浑大气,运笔走势独具一格。
赵五只一眼,便毫不犹豫地认出,这乃是晋王朱棡亲笔书写。
他的脑海中随即浮现出晋王平日里挥毫泼墨的场景,那专注的神情、潇洒的动作仿佛就在眼前。
在隐龙卫多年的赵五,对晋王的字迹早已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一般。
他深知朱棡行事谨慎,亲笔书信更是鲜少流出。
如今看到这熟悉的字迹,赵五心中对唐天禄的戒备,不由得松动了几分。
他眉头微蹙,开始仔细端详起纸条上的内容。
试图从字里行间,探寻出更多的信息与意图。
赵五的目光紧紧锁在纸条之上,那区区十个字,在他眼中却似有千钧之重。
只见纸条上写着,“控制林震三日,阅后即焚”。
字迹刚劲中,带着晋王特有的凌厉。
虽说字数寥寥,可其中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撞击着赵五的内心。
他心中暗自思忖:晋王向来行事果决且谋算深远,此番特意亲笔写下这十字。
难道唐天禄所言之事,真有关乎隐龙卫乃至晋王大业的重要机密?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局势?
诸多疑问如乱麻般,在赵五的心头缠绕。
想着这些,赵五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他额头上深深浅浅的纹路仿佛沟壑一般,眼神也变得愈发深沉,透着几分凝重与思索。
紧接着赵五下意识轻轻摩挲着纸条边缘,似乎想从这细微的触感中获取更多线索,以解开心中的那团迷雾。
此时依然被蒙在鼓里的林震,正带着3000名朔州卫精锐,浩浩荡荡地朝着护卫营的驻地进发。
清晨的阳光洒在这支队伍身上,长枪闪烁着寒光,战甲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