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些条件,你让玄门的大神通者怎么办?只能放宽招收弟子的条件,抛弃宁缺毋滥的原则,差不多就行了,不能要求太高。
要求放低,才能招收大量的弟子,进而汇聚庞大的气运,加快自己的修行速度。
不愿放宽条件,那就招不到多少弟子,所得气运有限,然后只能看着别人的修为一日千里,自己依旧慢如龟爬,被远远的甩开。
这种落差,几人能忍受?
所以,降低招收弟子的要求是必然的。没办法,都怪道祖,教出的弟子太多,大大提升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力,以至于他们不得不陷入疯狂的内卷之中。
至于不卷?
不卷就要落后,你敢不卷?
没看到连对弟子要求最高的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都因承受不住内卷的压力,不得不放宽条件了吗?
最开始,太清圣人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弟子就够了?
可结果呢,真传弟子确实只有一人,但记名弟子,那只能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多,大有效防道祖的趋势,要招收三千门徒。
和他类似的还有元始天尊,真传弟子只有十二个,可记名弟子同样众多。那在昆仑山听元始天尊讲道的修士可不在少数,甚至比在东海听通天教主讲道的修士还多。
说截教有万仙来朝之势,可阐教同样不差,亦有数万弟子。之所以看起来不如截教,无非是元始天尊想通的太晚,招收记名弟子的时间远远晚于通天教主。
所以,两教弟子虽然数量上差不多,但阐教因为发展太晚的缘故,大部分弟子还没来得及成长起来,这才远不如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