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盛唐华章 > 第926章 办不好就不要回来了

第926章 办不好就不要回来了(1/2)

    薛柔离开之后,两仪殿内只剩下李瑛与吉小庆大眼瞪小眼。

    “陛下是否想要把杨娘子接回长安?”

    吉小庆对杨玉环的称呼改成了娘子,一脸讨好的请示。

    李瑛瞥了吉小庆一眼:“废话,要不然朕何须派你出马?”

    吉小庆挠头讪笑:“是奴婢多嘴了,陛下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的圆满妥当。”

    李瑛继续道:“以后称呼甄娘子,往后世上再也没有杨玉环这个人了。”

    吉小庆双手捧着拂尘拱手:“奴婢谨记圣人的金口玉言。”

    “等东方睿请奏之后,朕会在早朝上派你离京,离开长安之后你找借口甩开大部队,提前赶往五台山,安排杨玉环假死。

    到时候将这个“妙真道长”下葬,然后再赶往定州甄氏聚集地,给杨玉环安排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世,最后再以良家子的身份将她采选进宫。”

    李瑛慢条斯理的将自己的计划叙述了一遍,最后加重语气道:“这件事你如果办不好,泄露半点风声,就再也不用回长安了!”

    吉小庆面色一凛,急忙跪地发誓:“陛下请放心,奴婢保证将此事办的万无一失!”

    李瑛微微颔首,挥手道:“今夜让马三宝当值,你回去收拾行囊,物色好人手,做好出行的准备。”

    “奴婢遵旨!”

    吉小庆叩首领命,最后施施然爬起来退出了两仪殿。

    次日是休沐的日子,文武百官不用上朝。

    东方睿直到巳时方才来到礼部衙门,刚刚在书房内喝了一盏热茶,就有蓬莱殿的宦官前来宣召。

    “皇后娘娘懿旨,宣礼部尚书东方睿前往大明宫叙话。”

    “臣遵旨!”

    东方睿不敢怠慢,急忙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大明宫。

    作为一个灵州人,东方睿自知在京中根基浅薄,根本无法和京兆韦氏这样的门阀抗衡,所以必须抱紧皇后和太子的大腿。

    至于薛皇后为何对东方睿青眼有加,自然是因为薛柔母子仓皇逃出长安的时候,在灵州受到了东方睿的关照。

    东方睿借着妻子马夫人之手,隔三差五的就给皇后进献东西,从各种珍稀水果,再到金银财宝,再到绫罗绸缎,不惜一切代价的往薛柔的头上砸,最终换来了皇后的信任。

    正是由于马夫人的纽带作用,也让薛柔对东方悦格外关照,一心钦点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并最终如愿以偿。

    两刻之后,东方睿来到蓬莱殿,俯首施礼。

    “臣礼部尚书东方睿参见皇后娘娘,不知皇后娘娘召臣来有何吩咐?”

    薛柔端坐在大殿正中的椅子上,旁边站着徐福慧,以及十几个宫女分立两侧。

    “东方尚书啊,陛下已经进入长安两年有余,本宫认为该在全国进行一次采选了。”

    薛柔慢条斯理的说道。

    东方睿为难的道:“臣也多次在朝上奏请此事,奈何每次都被陛下拒绝。”

    薛柔笑道:“东方尚书你放心吧,本宫这次与陛下说好了,你明日早朝当众奏请,圣人会同意的。”

    东方睿恍然顿悟:“原来如此,那明日早朝臣就会站出来奏请此事。”

    谈完了正事,薛柔又叹息一声:“唉……东方氏已经升为太子妃三个月了,本宫也问过东宫的小黄门与宫女,太子这段时间隔三差五的也会到宜秋宫过夜,奈何到现在都没有身孕。”

    东方睿愁眉不展的道:“臣也为此急的茶饭不思,张去逸的女儿都怀孕四个月了,小女到现在肚子都还没有动静,真把微臣愁死了。”

    薛柔提醒道:“你多派人打听打听,找几个神医给她调理调理,要想坐稳太子妃的位置,就得有自己的儿子啊!”

    “臣谨遵娘娘懿旨。”

    东方睿躬身告退,愁眉不展的离开了大明宫。

    次日早朝。

    李瑛居中端坐,诸葛恭在左,吉小庆在右。

    满朝文武分列两侧,左面由中书令裴宽领衔,右面则由侍中颜杲卿领衔,一起举着笏板,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速速出列将重要事务奏来。”

    李瑛用威严的眼神扫了满朝文武一眼,沉声说道。

    兵部尚书李泌最先出列,把扬州、虎牢关、开封、许昌等地的战事挨着禀报了一遍,然后退下。

    接着由户部尚书刘君雅出列,将大唐王朝第一季度的赋税情况做了个汇报,并恳请国子监与银监司再增印一百万“大唐宝钞”,应对夏天的巨大开支。

    然后是工部尚书韦坚出列,禀报了黄河、淮河、渭河等几个河流的防汛工作,以及关中、河南两个大型水库的建设进度。

    东方睿感觉时机差不多了,这才捧着笏板不慌不忙的出列禀奏。

    “启奏陛下,自陛下入主长安至今已经两年有余,然从未举行过采选。

    如今陛下后宫空虚,还有几位亲王也将长大成人,臣在此恳请陛下在全国各地广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