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而非的遗迹

第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而非的遗迹(2/3)

   小鹊儿带着她的弟弟妹妹而来,道:“父皇,来下棋。”

    两仪殿内,李承乾与孩子们下着棋,一个人同时应付三个孩子,三个棋盘。

    皇城内,于志宁不知道自己喝了几杯茶,出了承天门,便去解手了。

    回到中书省之后他又解手三趟,刚坐定于志宁道:“近来与陛下谈国事越来越费茶了。”

    吏部侍郎杜正伦好奇道:“陛下又说什么国事了?”

    于志宁道:“都是礼部的事,与老夫无关。”

    杜正伦稍稍颔首,接着又道:“陛下如今勤政,我等还需多费心。”

    长安城内,除却四大学馆,李泰打算重新建设国子监,将国子监搬离皇城,在安邑坊的崇文馆边上又新划了一片地,建设一个翰林馆。

    废除国子监的决定是魏王李泰做的,由陛下准许的。

    以往国子监的陈旧规制必须废除,就像是大唐要重新规划税法,一切都是新的。

    朝中从来没有说过新政,但种种迹象来看,皇帝就是在施行新政。

    一种从未给见过的旨意,一种从未给见过的政令,并且在皇帝的旨意下,从头到尾都没说这是新政,但这就是新政。

    关于新政的言论此起彼伏,李唐要变了,李唐要变得不一样了。

    平日里,李世民虽说住在村子里,但闲暇之余还是会来长安城走动的,今天来长安城吃面。

    长孙无忌说这家面店的面很好吃,便过来尝尝。

    虽说天气转暖了,可乍暖还寒,这个季节的风还是很冷的,虽说钓鱼是件很放松的事,可李世民觉得自己也不能像儿子那样钓鱼。

    承乾自小就是这样,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不分严寒酷暑的。

    李世民吃了两口面,也不觉得这店家的面有什么特别的,这面的味道很一般,可能是宫里的饭食吃习惯了。

    再看眼前吃得正痛快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索然一叹,也不知道这家伙吃个什么劲,明明味道很一般。

    长孙无忌将碗中的酱汁也吃完了,又道:“魏王殿下将国子监拆了。”

    李世民道:“拆了也好,以前国子监还在的时候,朕就觉得心烦。”

    李孝恭还在搅和着面条,心说当年陛下也没说国子监烦心,怎么现在国子监要拆了,才说。

    长孙无忌面色淡然地道:“没了国子监,勋贵子弟就要去崇文馆读书了。”

    李世民搁下碗筷,望着外面的朱雀大街又道:“科举施行之后,在国子监读书的学子也要经过科举才能入仕,国子监本就意义不大了。”

    长孙无忌颔首。

    在李孝恭的认知中,当年陛下要建设国子监实则是为了拉拢孔颖达,而现在孔颖达都已经过世了,李唐的根基也稳固了,这大唐也早已不是当年。

    话语中,李孝恭还是能够感受到陛下话语中多少有些不情愿,都是当爹且上了年纪,难免面对新事物新规矩有些失落,对此深有同感。

    自知自己不如长孙老狐狸那般有手段,又灵醒。

    李孝恭坐到边上,低声道:“陛下要是心里不舒服,就喝点酒水。”

    李世民道:“家里的孩子不让朕喝酒了。”

    李孝恭哈哈一笑,道:“某家孩子也不让喝酒,可若没有酒,这人生多没意思。”

    说罢,李孝恭一拍桌子,道:“店家上酒!”

    店家很热情地递来了一壶温热的酒水,倒了三碗。

    李世民拿起酒碗闻了闻酒香,道:“朕记得,这是新丰酒的味道。”

    店家笑着道:“客人,我们店只给客人新丰酒。”

    能够卖新丰酒对这个店家来说,好似是一件多大荣幸的事。

    随着国子监的轰然倒塌,李世民与李孝恭,还有长孙无忌三人在酒肆内放声大笑了起来。

    李承乾也是之后才得到消息,听说河间王叔与舅舅在喝酒,而且喝得很开怀,也没有让人去打扰。

    翌日,温暖的阳光照在了关中,温暖的长安城内,李承乾结束了今天的早朝。

    两个内侍急匆匆走向武德殿,他们一边走着一边道:“陛下,今日要去武德殿收拾,这娄师德怎这般来打搅陛下。”

    “是呀,陛下是个很孝顺的人。”

    武德殿内,李承乾亲自收拾着这里,而那个叫娄师德的御史就站在殿内。

    此人手拿着早朝时的笏板,正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承乾擦拭着书架,低声道:“你就这么执着要去西域吗?”

    娄师德道:“望陛下成全。”

    李承乾停下手中的动作,叹道:“谁都知道葱岭大战在即,此去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娄师德又道:“陛下,御史实不是臣所愿。”

    “朕知道,当年你就要辞官调任军中,被上官仪拦下了。”李承乾坐下来,吃着糕点道:“这样吧,近来的确要有一批人前往西域,你可以走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