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士之后

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士之后(3/3)

中深意的。”

    狄仁杰嘴里嚼着枣子,站到弘文馆门前。

    郝处俊十分客气上前询问道;“狄书令,不知来崇文馆可有要事?”

    狄仁杰使了使眼色,就有不良人提着一个篮子上前。

    篮子里放着一大坨连着骨头的羊肉,还有些绸缎。

    “这是……”

    狄仁杰道:“陛下送的年关礼,过了除夕还会有。”

    不知不觉到了年关,郝处俊笑着行礼,“多谢。”

    乾庆九年,正值年关,临近除夕,李承乾与英公听着兵部与京兆府,崇文馆三方的禀报。

    说的是安西四镇的建设的进度。

    李承乾听了良久,众人都没有提出有关节度使相关的言语或者是国策。

    还好,这个时候没有人跳出来说,请陛下在西域设立四镇节度使?

    好在,如今众人所言国策都是较为朴素的,说的都是屯田之策,或者是加大教化的范围,再者是增派兵力。

    也不知道,节度使这种军,治,政达到高度一体化的封疆大吏级别的官职,是怎么想出来的?

    真是那时候的皇帝喝多了吗?

    又或者是真是皇帝只想享乐了?

    李承乾神色忧虑地喝下一口茶水,首先作为一个皇帝,不能将权力完全下放。

    皇帝与臣子之间,若有着无以复加的信任关系,那就不是君臣了。

    人与人的信任关系其实是很容易破裂的,哪怕是些许利益矛盾。

    因此,宁可考验臣子的忠心,皇帝也不要用自己的信任去交换臣子的忠心。

    除非不想活了……

    众人议论了片刻,见陛下没有开口,英公李绩率先道:“既然兵部与京兆府都想要朝中往西域增派兵马,可以将青海与河西走廊的兵马调去西域。”

    李承乾道:“来年入夏,待粮草备齐,再行调动。”

    英公颔首,退到一旁。

    许敬宗道:“臣以为还要更多的崇文馆夫子,西州一地的崇文馆独木难支。”

    李承乾反问道:“现在在西域的崇文馆夫子有多少人?”

    于志宁站出来道:“陛下,该有六十余人。”

    殿中侍御史杜正伦,上前道:“光是西州就有五万人口,更不要说庭州也有三万人口。”

    人口多数集中在西州与庭州两地,而安西四镇的防备空虚,整个西域呈现出一种弱枝强干的形势。

    这也是两任安西都护的选择,也是一种默契,只有绝大部分力量留在西州才能控制四镇。

    就像如今的洛阳与长安,比各地有着庞大数倍的人口,也与贞观时期的方略相同。

    而大唐如今依旧使用的府兵制,很适合这种弱枝强干的策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