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想家的吐蕃人

第四百八十八章 想家的吐蕃人(2/3)

职时就是个文官。”张大安慵懒地看着墙,看着外面的风雪,道:“好在现在没有战事,否则胡人来打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报!”又有人从雪中快步走来,递上羊皮卷道:“小勃律国密信。”

    张大安打开羊皮卷,看了一眼便用绳子重新将其绑住,而后装入一个竹筒中封了蜡,盖印之后,叮嘱道:“速速送去长安。”

    “喏。”

    来人又脚步匆匆离开。

    白方盘腿而坐,道:“也对,我们此番是来屯田的,不是来打仗的。”

    张大安颔首。

    白方追问道:“如何种田。”

    张大安低声道:“司农寺不管分配田亩,分配田亩是安西都护府的事,司农寺只管种粮食。”

    如此大的风雪,冰川下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这个时节种不了地。

    等了两天,当雪听停下之后,张大安与白方出了城。

    众人开始丈量土地,来年开春时节要在这里种上粮食,趁着现在这个冬季就要开始准备了。

    张大安并没有说从小勃律国送来的密信所写的是什么。

    白方也没有追问。

    碎叶城也成了大唐的碎叶镇,成了安西四镇的其中之一。

    唐人的身影还出现在龟兹与焉耆两地,这是正在建设西域安西四镇的唐军。

    围绕天山的四镇之地,每一个镇都有一队兵马,一个崇文馆,一个京兆府。

    这就是大唐对西域的改造,也是当今天可汗建设安西大都护府的野心。

    一个有野心的皇帝就少不了被人劝谏,有人劝谏皇帝应该要休养生息,蓄养国力,还有人劝谏皇帝一心文治,与诸国更和善一些,再或者还有人劝谏皇帝应该减少赋税。

    大抵上,都是这些话语,李承乾时常听着他们的话语,看着他们的奏章,甚至对这些话语都已麻木了。

    麻木到只是看一眼,也不会觉得烦,像是每天的例行公事,每天都看一遍这些劝谏的奏章,一天不看浑身难受。

    处置完今天的国事,李承乾吩咐道:“但有劝谏的朝中官吏,每人赏赐一卷纸,一块肥皂。”

    “喏。”

    李承乾站起身,拿着茶碗,看着外面的漫天大雪,饮下一口茶水,嗯……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劝谏。

    桌上还放着从碎叶城送来的密信,这是从慕容顺安排人送来的,小勃律国王过世之后,现在的小勃律内很混乱。

    慕容顺给了其内的几个势力许多银钱,让他们篡位夺权。

    他是大唐京兆府认可的西域商人,没人敢欺凌他,他付出的钱都是要收回的。

    他将钱财分给了几支势力,哪怕只是一伙盗贼,都可以与他立下契约。

    如此一来,只要他给钱的势力能够篡位成功,成为新的小勃律王,他慕容顺就能以债买下了一个小国。

    手段虽说不光彩,但若立下契约的对方得了王位之后背叛了慕容顺。

    那么,唐军很有兴趣派兵去剿灭小勃律国,为慕容顺讨个公道。

    慕容顺的身后有唐人撑腰,他的投资就有了保障,这笔账不论怎么算他都是稳赚。

    况且,他与大食人有仇,慕容顺想要带着小勃律的兵马去攻打大食人。

    哪怕到时候小勃律的人口打完了,他也可以将小勃律国献给大唐,如此一来大唐就完成了对吐蕃的合围。

    这也是近来吐蕃与小勃律的战争缘由,不论是茹来杰还是钦陵都想要攻打小勃律国的原因,谁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雪还没停,李承乾坐上了车驾,一路行进在长安城。

    一处住所内,这里原本有很多的吐蕃人,如今这些人都不在了,只有留下了一位吐蕃大相与一位吐蕃赞普。

    李道彦所带的兵马将这里团团围了起来,甚至附近的屋顶都有唐军看守,整条街巷被清空。

    李承乾走下马车,宅院的门就朝内打开了。

    开门的是禄东赞,坐在宅院内的是松赞干布。

    禄东赞行礼道:“天可汗。”

    李承乾迈步走入院内,看着这处院落,道:“朕看过呈报,他们说这里平日里很热闹,有很多吐蕃人相聚。”

    松赞干布坐在椅子上,双腿盖着毯子,在大雪中吐出一口热气,道:“钦陵走了,带走了所有人,他们都想家了。”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雪中,问道:“赞普与大相想家吗?”

    禄东赞站在后方,至今还记得当初与这位皇帝第一次见面,那时候的皇帝还是太子,也是一个十分和善的人。

    如今他成了大唐的皇帝,言语间可以让千军万马出动,动辄也会人头滚滚。

    皇帝的威势越发强大,其锋芒更锐利。

    松赞干布回道:“留在长安这些年,早已想明白了。”

    李道彦站在陛下身侧,思量着话语,想明白了?是松赞干布明白了钦陵若不懂事就一定会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