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七十九章 郑公话语

第四百七十九章 郑公话语(2/3)

忙跟上脚步。

    乾庆七年,到了九月,关中的暑意才褪去大半,可到了午时依旧酷热,尤其是午时的热风,人们被风吹着,那呼啸的风都快将人吹成腊肉了。

    倭人使者在御史台状告新罗王金春秋残害倭人。

    御史台得到这个消息还未有反应,那位状告新罗王的倭人第二天就死了。

    当上官庭芝带着大理寺的人手来到了驿馆内,就见到了金法敏拿着刀子站在一旁,刀子还在滴着血。

    倭人的尸体上有好多个窟窿,显然是死透了。

    上官庭芝道:“你杀的?”

    金法敏丢了手中的刀子,朗声道:“这个倭人胆敢诬陷我父王,我自然要杀他。”

    上官庭芝走入这间房子,捂着鼻子道:“你非要在这里杀人吗?你闻闻,这间屋子都臭了。”

    倭人使者的尸体还横在面前,金法敏拿起一旁的酒壶灌下一口酒水道:“是在下的过错,不该这里杀人。”

    “你是觉得杀了他没错,错的是你不该这里杀他。”

    话语声是从外面传来的。

    屋内众人回头看去,是狄仁杰带着京兆府的人手来了。

    上官庭芝又道:“好好的屋子,要擦洗起来很麻烦。”

    金法敏行礼道:“我会将这里收拾干净的。”

    “慢着!”狄仁杰拦住就要搬尸体的金法敏,又道:“上官少卿,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嗯?你们京兆府尹没说吗?”

    “许府尹一早就与陛下去钓鱼了。”

    “你爹是刑部尚书,你爹人呢?”

    “陛下去钓鱼,家父亦相随。”

    “嗷……”

    上官庭芝稍稍抬首,看着外面热闹的朱雀大街,又道:“你觉得这个杀人的新罗使者该如何处置?”

    狄仁杰抱拳行礼道:“小子不过是奉命前来过问,至于如何处置还要当然是以上官少卿的决断为宜。”

    看狄仁杰这小子居功不自傲,还十分谦逊,上官庭芝也客客气气地道:“事涉新罗与大唐的往来,不得不慎重啊。”

    狄仁杰又道:“是否派人去告知鸿胪寺,让鸿胪寺派人前往新罗过问新罗王?”

    余下的两个倭人还跪拜在地哭泣着。

    上官庭芝对正在哭泣的倭人使者并不在意,而是又道:“听说那金春秋与你们京兆府尹是莫逆之交?”

    狄仁杰笑道:“算不上莫逆,只是当初金春秋在长安与府尹有所走动。”

    上官庭芝又道:“毕竟新罗对大唐如此忠心,又深得陛下信任,新罗王都是陛下册封的,莫名问罪也不好,你先上奏鸿胪寺等回复吧,此事大理寺不好做主,还需朝中各部商议。”

    “也好。”

    再看站在一旁还面带笑意的金法敏,狄仁杰又道:“下官这就去。”

    驿馆内,倭人使者的尸体被抬了出来,之后也不知被带去了何处,而金法敏在长安城杀了人,被大理寺软禁并且看管在一处宅院中。

    这件事到了鸿胪寺之后,也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查案的是大理寺与京兆府,办事的是鸿胪寺,杀人的是新罗人,新罗使者的杀倭人的事,与被杀的倭人无关,与其他人都有关。

    事后,倭人的使者被陈尸在外,大理寺的人准备焚烧之前,一群新罗婢朝着倭人使者的尸体吐了口水。

    上官庭芝命人一把火将倭人的尸体烧了,放久了就会臭。

    等李承乾得知这件事,正在泾河边上钓鱼。

    许敬宗道:“陛下,这金法敏是否要处置?”

    李承乾看另一边的褚遂良,道:“褚尚书觉得呢?”

    “回陛下,事有起因,乃是倭人使者先在御史台告金春秋残害倭人。”

    李承乾道:“朕本以为,以你们的才智,摆平这件事不在话下。”

    许敬宗忙道:“运河漕运与安西大都护府正在建设,陛下不该在这种事上浪费心力。”

    褚遂良也道:“臣请命,处置新罗使者。”

    许敬宗又道:“陛下,事涉两国往来,这本就是礼部,鸿胪寺的职责,即便大理寺不查问,京兆府也有权过问,不必让民部过问。”

    李承乾看了看四下,朗声道:“朕的刑部尚书呢?”

    话语声刚落下,后方正在吃着烤肉的狄知逊抹了抹嘴边的油,快步而来,行礼道:“陛下。”

    李承乾一手搁在膝盖上,回头看去问道:“狄尚书觉得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狄知逊道:“查问事情缘由,命京兆府与大理寺书写供状,再交由新罗王。”

    许敬宗道:“陛下,若金法敏死了,恐金春秋会生变。”

    “他金春秋若真反了,朕倒还高看他几分。”

    言外之意,给金春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反,即便反了他就要一辈子留在海外边陲的苦寒之地,他想要的荣华富贵就再也得不到了。

    再者,眼下要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