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华夏历史最弱?我来挑选参战人物 > 第879章 刘家商会对樱花的影响

第879章 刘家商会对樱花的影响(3/3)

战争当中,就是死在妖兽手下,这导致他们的平均寿命非常的低,早就已经习惯了生离死别。

    “唉,可能这也是命吧。”

    那两名士兵没有再说话,而是向赵鸿鞠了一躬,然后离开了这里,他们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父老乡亲们。

    “既然是我们夏国的人,那找机会将他的骨灰带回去,在无格城附近埋了吧。”

    刘勤的尸体他带不走,只能就地焚烧,虽然对于这些人来说,人死后最好是完整的土葬,可刘勤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他也只能带着骨灰回去了。

    很多人都认为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火葬应该会被古代人抵制,但实际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原本的意思是让人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自爱的同时也是对父母的孝,只是在长时间的发展当中意思产生了变化。

    在和《孝经》差不多时期的《墨子?节葬》中就有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这意思是在西北方有国家中,亲戚死后要进行火葬才能算是孝子。

    《荀子》、《吕氏春秋?义赏篇》也都有少数民族火葬的记载,其中对于火葬并没有什么抵制的意思在里面,只是简单的记录一下风土人情。

    而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火葬越来越流行,甚至贵族们也开始推行火葬,就比如《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中就有记载,皇后李氏是采取了火葬的形式安葬。

    至于人性压制的宋朝,其实火葬要更加普遍,甚至出现了专门负责焚尸的“化人亭”。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皇家为了推行传统礼制,这才限制了火葬,大力推行土葬,这时候才开始让人们对火葬产生了抵制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人是遵从古人的风格,但不限制于某一个朝代,所以火葬并不是什么他们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对刘勤已经足够尊重了,接下来他也应该进入这钱庄当中查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