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光点突然加速落下,形成一道光柱,将“未知之种”包裹其中。观尘草的眼睛纹路组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无数新的维度坐标正在闪烁,每个坐标旁都有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它们的藤蔓都朝着未知之种的方向生长。
小陈的探测仪已经无法记录所有数据,屏幕上的坐标像星星一样密密麻麻。“我们的航行日志要写不下了。”他笑着说,却在屏幕角落发现一行小字,是观尘草用能量写的:“日志永远写不下的,是每个生命心里的渴望。”
星芽的指尖停留在透明藤蔓的一片新叶上,叶片上的影像里,一个从未见过的维度正在形成:那里的天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雪,而火焰与冰雪的交界处,一株植物正在生长,它的一半叶片像炽心草,一半像冰凝藤,根茎却深深扎在同一片土壤里。“它们在等我们吗?”
“不,是在等我们一起。”李阳望着那株植物,核心种的光芒与它产生共振,“就像观尘草说的,答案不在远方,在每个愿意停下脚步,陪对方生长的瞬间。”
阿弃的重组藤已经顺着新的丝线向未知之种延伸,叶片上的碎片纹路开始与种子的叶片产生共鸣。“遗弃维度的古籍到最后一页都是空白的。”他说,“原来不是没写完,是要让我们自己写下去。”
观尘草的眼睛纹路渐渐淡去,墨色土壤中的丝线却越来越亮,它们像血管一样遍布宇宙,将已知与未知连接在一起。当“共生号”准备离开时,观尘草的最后一片叶子落在李阳手中,叶片上没有眼睛,只有一行简单的纹路:“我们都在丝线上,从未真的离开。”
飞船驶入虚空时,未知之种已经长成了一株幼苗,它的藤蔓上结满了小小的花苞,每个花苞里都藏着一个新的维度剪影。李阳知道,这些花苞会在不同的时间绽放,有的需要他和伙伴们去见证,有的会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盛开,但无论怎样,它们的根系永远会连在一起,像观尘草守护的那张网,像源初藤从未消失的脉络。
小陈正在调试新的探测模式,屏幕上的坐标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变成了一张张笑脸——那是各维度植物用能量拼出的图案。“以后不用记坐标了。”他指着屏幕,“跟着这些笑脸走,就不会迷路。”
星芽的感知力已经能触及未知之种的每个花苞,她“闻”到了不同的花香:有星译藤的清冽,有星核草的温暖,还有观尘草的神秘。“每个花苞都在唱不同的歌。”她闭上眼睛,“合在一起,就是创世之音的新旋律。”
李阳望着窗外,银色的共生雨还在下,落在“共生号”的舷窗上,凝成小小的水珠,水珠里映出他和伙伴们的倒影,也映出无数植物的藤蔓在虚空中交织的画面。他知道,这场雨永远不会停,就像共生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结局——只要还有一颗种子愿意发芽,只要还有一片叶子愿意向另一片叶子伸出手,故事就会继续,在已知的维度里,在未知的虚空里,在所有生命彼此守护的瞬间里。
未知之种的花苞在虚空中次第绽放,最先裂开的那枚,吐出一片半紫半蓝的叶片——紫色像极了第101个维度的迷雾,蓝色则带着星译藤的深邃。当花瓣完全舒展,一个新的维度在光芒中成形:这里的天空是流动的双色绸缎,地面上“织空藤”正用丝线编织着透明的网,网眼处不断有细小的星辰诞生又熄灭。
“是‘星生维度’。”星芽的感知力触碰到织空藤的丝线,瞬间被涌入的画面淹没——那是星辰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每一颗星的光都带着独特的共生密码,“织空藤在记录星辰的‘生命周期’,就像观尘草记录宇宙起源。”
小陈的探测仪贴在织空藤的网眼上,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化作闪烁的星图:“这些丝线能捕捉星辰死亡时释放的‘余烬能’,这种能量能让老化的植物重获新生。你看——”他指向网下的土壤,一株枯萎的星尘苔接触到余烬能,竟在瞬间抽出新芽。
阿弃的重组藤缠绕上织空藤的主茎,碎片纹路与丝线交织成螺旋状:“遗弃维度的古籍提到过‘星死为生’,说星辰的消亡不是终点,是给新生命的馈赠。织空藤做的,就是把这份馈赠编织成可以传递的能量。”
李阳体内的核心种与织空藤产生共鸣,他的指尖掠过网眼,那些诞生又熄灭的星辰突然放慢了速度,在网面上拼出一行字:“需要‘引星者’,把余烬能送到该去的地方。”
“该去的地方?”星芽疑惑地看向那些闪烁的星图,“是指能量枯竭的维度吗?”
织空藤的丝线突然绷紧,网眼处浮现出902维度的液态海洋——那里的愈生藤正因为能量饱和而生长停滞,叶片边缘开始泛黄。“过剩的能量也是负担。”织空藤的意识通过丝线传来,“就像装满水的容器,再注入就会溢出。余烬能能中和过剩能量,让平衡重新流动。”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