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星芽成为维度护卫队的新一代队长。她的旗舰“和声号”上,搭载着由各种原生意识音乐频率组成的“宇宙乐谱”,能根据不同维度的情况,播放出最能引发共鸣的旋律。
在编号612的维度,她用火山喷发的轰鸣节奏,与暴躁的熔岩意识沟通,化解了能量喷发危机;在编号883的维度,她用行星自转的潮汐频率,安抚了因轨道偏移而恐慌的气态意识;在最危险的一次任务中,她甚至用寂灭者墓地残留的机械音,与一群新生的机械意识交流,让它们放弃了“继承寂灭者意志”的想法,融入了维度生态网。
“每种意识都有自己的语言,”星芽在《维度和解学》的修订版序言中写道,“暴力是沟通失效的产物,而理解,是宇宙中最通用的语言。”
希望藤的种子被送往了更多的维度,在每个维度的核心区域生根发芽。它们的根系通过能量生态网相连,将各个维度的原生意识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意识共同体”。当某个维度遇到危机时,其他维度的原生意识会通过希望藤的根系传递能量和鼓励,就像一个大家庭在相互扶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星芽带着自己的女儿星禾,来到希望藤的母株下。这棵参天巨木的枝干上,挂着无数个小小的能量风铃——每个风铃都刻着一个维度的坐标,风吹过时,风铃会发出那个维度特有的“声音”。
“妈妈,为什么希望藤能长到这么高呀?”星禾好奇地问,小手轻轻触碰着树干上的纹路。
星芽指着远方的能量通道,那里有无数道光芒在流动:“因为它的根扎得够深,连接着每个维度的心跳。就像我们,只有用心连接彼此,才能一起成长。”
星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指着天空:“妈妈你看,风铃在发光!”
只见所有的能量风铃同时亮起,发出和谐的共鸣。星芽抬头望去,只见维度生态网的能量流正在汇聚,在希望藤的顶端形成了一颗巨大的“星辰”——那是所有原生意识的祝福凝聚而成的,象征着多元宇宙的和平与共生。
她知道,这个宇宙的故事还将继续,还会有新的危机,新的挑战。但只要希望藤的根系不断,只要理解与共情的信念不灭,那些闪耀在时空中的光芒,就会永远照亮探索者的道路,让多元宇宙的和谐之歌,永远传唱下去。
我蹲在培养舱前,指尖贴着微凉的观察玻璃,看着里面那株蜷缩的幼苗。它的叶片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灰白色,叶脉里没有寻常植物变体该有的能量流转,只有微弱的、断断续续的脉冲——像个濒死的心跳。
“第73次培育失败。”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疲惫,将一份报告放在旁边的实验台上,“基因序列稳定率31%,对模拟虚空能量的吸收率不足5%。李阳教授,我们是不是该暂停‘溯洄藤’项目?连续三个月的高强度实验,团队的精力快跟不上了。”
我没有回头,目光依然锁在那株幼苗上。溯洄藤,这个名字是我取的。它的目标是在维度夹缝的虚空能量中逆向生长,沿着能量轨迹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原初奇点”——那里藏着修复维度之心能量流失的关键。但现在看来,这更像个不切实际的梦。
“再试一次。”我开口时,喉咙有些发紧,“把上次从734维度带回来的能量花粉加进去,配比调到1:27。”
小陈叹了口气,却没再反驳。他跟着我在植物变体实验室待了八年,知道我一旦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就像当年培育虚空藤时,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用植物去对抗虚无能量,简直是天方夜谭。直到后来,虚空藤的胶体在维度夹缝中救下了寻源号,那些质疑才变成了沉默。
但这次不一样。溯洄藤需要面对的不只是虚空能量,还有“时间逆流”的撕扯。原初奇点的能量场会让物质的时间线倒转,普通植物别说生长,连分子结构都会被强行拆解。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只是让幼苗在模拟场里多撑三分钟。
培养舱的指示灯变成了幽蓝色,能量花粉在营养液中缓缓散开,像一群金色的萤火虫。灰白色的幼苗似乎有了一丝反应,叶片微微舒展,叶脉里的脉冲频率快了些许。我屏住呼吸,紧盯着实时监测屏上的基因链图谱——只要能撑过前五分钟,稳定率超过40%,就有希望。
然而,就在第四分五十秒时,幼苗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焦黑,叶脉里的脉冲彻底消失。监测屏上的基因链图谱像被无形的手撕碎,变成一堆杂乱的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稳定率断崖式下跌,21%……15%……归零。”小陈的声音低了下去,“教授,它的基因链在时间逆流中崩解了。”
培养舱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