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 第541章 艺术欺骗

第541章 艺术欺骗(3/4)

国给灭了!

    所以,不管张仪说的那块地啥时候能给,光是跟秦国和好了,对楚国来说就已经挺不错的了!

    因此,跟秦国再次友好往来,对楚国来说既有好处也合心意。

    让齐楚两国不再联手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张仪能说会道,而是齐国自身的问题导致的。

    到了这个地步,楚怀王其实也没犯啥大不了的错。

    【第二次上当:中了张仪的拖延之计。】

    楚怀王一边让人跟齐国断了关系,一边又派使者跟着张仪去秦国讨要土地。

    不过,张仪一回秦国,就假装遇到车祸受了伤,连续三个月都没去上朝。

    这样看来,关于土地交接的事情,咱们也只能先“晾”在一边,等着看了。

    楚怀王觉得秦国可能不信他会和齐国断绝关系,于是派了个勇士跑到齐国,当面狠狠地骂了齐宣王一顿,这样一来,齐楚两国就真的算是断绝来往了。

    张仪见计划成功,便跳出来,直接翻脸不认账:什么六百里地?我说的明明就是六里地嘛!

    楚王气坏了!

    这时候,陈轸开口了:“罢了,咱们就跟秦国联手打齐国吧。反正秦国那边咱也没捞到啥地,不如和秦国合作,从齐国那里分点地来!”

    不过,楚怀王一气之下,打定主意要用武力去抢商於那块地方!

    结果就是,楚国一败再败,情况非常糟糕!

    楚国接连被秦国打败,丢了兵马和土地,后来又被齐国打败,再次损失了兵马和地盘。

    从那以后,虽然越国被打败了,可楚国的命运却也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挽回了!

    【第二次上当之因:实力判断偏差+情绪化】

    在这个阶段,怀王犯了个大错,致命得很。

    其实,就算秦国没给那六百里土地,楚国和秦国关系好,对楚国来说还是挺划算的。虽说被人耍了,心里有点不爽。

    可是,楚怀王非但不听劝告,跟齐国断了交,到后来,他甚至直接带兵去攻打秦国了。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一开始就没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再加上被人爽约,心里一激动就失去了理智。

    其实,张仪突然不来上朝,开始拖时间那会儿,楚王但凡脑子清醒点儿,就该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要是秦国真心想和楚国和好,并且真的打算给楚国六百里地,那张仪就算是受伤了,这事儿也还是会继续往前进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楚怀王已经变得不理智了。

    当张仪故意拖延时,楚怀王误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不够诚恳,这其实是一种情绪影响下的误解。到了紧要关头,他总是片面地把事情往自己认为的方向想,还不断加码。

    后来,张仪不认账耍无赖,可楚怀王还觉得自己凭借楚军的强大,能在战场上把损失夺回来···

    楚怀王到了那会儿,似乎是突然间糊涂了起来。

    可是,一时的糊涂,就能让自个儿的国家陷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第三次上当:亲自入秦】

    公元前299年,秦国在多次打败楚国后,主动邀请楚怀王到武关去开个结盟大会。

    那时候,好多人都说:秦国凶猛得像虎狼,靠不住啊!

    不过,楚怀王最终还是踏上了去武关的路。

    最终···怀王落到了秦国的手里,在武关这个地方不幸去世。

    瞧这情形,楚怀王好像被秦国人骗了一次又一次,吃了大亏也没长记性,还是不停地相信秦国人说的那些话。

    结果就变成了……一直到死都不会放弃啊……

    【第三次上当之因:国君的责任】

    楚怀王前往武关参加结盟,这是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履行的职责。

    1、计算总和的正确方法。

    那时候,楚国老是被秦国欺负,一连丢了好多地盘和军队。

    所以,身为国王的怀王,要么得鼓舞士气,扭转局势,要么就得想办法先暂时不打仗了。

    当时的情况下,要是能不丢土地、不赔钱,还能搞个和平环境,那对楚国来说是挺好的事,也是怀王这位国王该做的选择。

    到了战国时期,要是国君跑到敌对国家去道歉,那就说明他们打输了,想要求和了。

    比如说,魏惠王早些时候被齐国打败了很多次,后来他就像带着宝贝去求和一样,自己跑到齐国去道歉。

    怀王打了败仗后,他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接连失败后的一种常见反应。

    2、真不敢想会被人抓住不放。

    两国打仗都不会杀送信的人,一个国家的国王怎么可能在访问的时候被抓住不放呢?

    说真的,秦国“靠不住”是明摆着的,可咋也想不到,他们能干出这种跌破眼镜的事儿来!

    之前,楚国自己是最不注重这些的了。

    春秋时期,宋襄公曾被楚国抓了起来,不过好在那个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