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火枪队损失严重战死上千人,但是主将邓光明受了伤,没受到任何处罚。
.......
1863年初,清军第一次进攻富阳,他带兵增援富阳,结果在半路受到伏击大败而归,因为身受重伤,又没受到任何处罚。
此乃神人也!
这样屡战屡败的人物若在太平天国没有一点关系,最终结果不是被杀头,就是会被降级,但是邓光明却依旧能封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忠王李秀成太信任他,而且邓光明身上的伤痕也能说明一切。
史料记载邓光明参加太平天国期间受伤二十多次,身上的刀疤密密麻麻的,让人看的是鸡皮疙瘩汗毛竖起。
每次打仗他能身先士卒,也能鼓动士兵情绪,给太平军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说完了太平天国归王邓光明的个人履历,我们把视线回到1863年4月太平天国余杭防线。
1863年4月,清军总兵蒋益澧,总兵熊建益,总兵高连升兵分三路进攻余杭防线西南方向的富阳。
清军迅速攻下新城后,迅速在新城筹集了大量粮草作为临时大本营,然后兵锋逼近富阳。
富阳离杭州城八十里。
一个月之前, 清军就进攻过一次富阳, 太平天国归王邓光明带着自己的火枪队奔赴富阳 , 结果半路遭遇清军伏击。
邓光明大败而回。
而进攻富阳的清军也损失不小, 无力再攻 随即撤了回去。没想到一个月之后, 清军主力在总兵蒋益澧的带领下卷土重来。
这次清军一万多人由朝廷三个总兵带领,兵分三路进攻富阳,清军来势汹汹,肯定是奔着攻破余杭防线而来。
而当时太平军听王陈炳文和归王邓光明的主力却在余杭防线东南方向,他们离富阳两百多公里。
也就是说,陈炳文他们想去增援富阳时间上来不及。
“”陈炳文他们离清妖较远,清妖离杭州太近,青妖若攻下富阳,杭州恐怕围在旦夕,看样子本王要亲自出马保住富阳才行“”
.......
镇守杭州的康王汪海洋忧心的说道。
汪海洋没有办法,只好先行带着杭州的兵马增援富阳,再等待东南方向的陈炳文和邓光明带着主力前来合力击退清妖。
4月11日汪海洋的太平军到达富阳附近的新桥,迅速在新桥布置营垒,搭建防御阵地。
4月16日清兵三路人马到达富阳新桥,他们随即对汪海洋的阵地发动进攻。
一时之间炮声隆隆枪声大作,清兵像洪水一样冲向太平军的阵地。
太平军则在汪海洋的指挥下,手持弓箭火枪反击,清军倒下一批又一批,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往前冲。
“”冲呀......“”
“”杀呀......“”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天,清军攻了三次均被打退,攻势也渐渐弱了下来。
到晚上,估计双方都打累了,于是很有默契的停火,各自回营休息
打了一天,双方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谁也没讨到好处。
第二天天一亮,双方吃完早饭,清军接着猛攻,又战死不少人,可依旧攻不下来。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作战,令清军疲惫不堪,到了第三天总兵蒋益澧突然下令:
“”停止进攻,全军休整“”
也就是说,不打了!
蒋益澧想干嘛呢?
原来蒋益澧自从在汤溪,龙游,金华诱降了不少太平军将领投降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后,他觉得这个法子有用。
所以总兵蒋益澧依旧想用诱降的手段让意志不坚定的太平军将领投降自己,从而取得胜利。
于是他派密探打入汪海洋的内部,从而从内部瓦解对方。
可蒋益澧不知道的事,就在他停战的几天内,一支太平军主力队伍偷偷的越过山林向他们的后方靠近,而且对方离自己只有六十里。
当时周围都是山高险地,树林密布,而清军派出去的探子根本就没有察觉有另外一支太平军向他们靠近。
这支太平军很显然就是听王陈炳文和归王邓光明的队伍。
“”清妖在新桥与康王(汪海洋)火拼,咱们现在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青妖从背后加入战局,内外夹击清妖“”
“”但是青妖太过强悍兵锋正盛,咱们这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较为妥当,咱们后面不远几十里就是青妖的粮草储存地......新城。
“”我觉得我们直接进攻新城,断了青妖的退路,再在半路上伏击,兴许能取得胜利“”
.......。
听王陈炳文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