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抗战之无敌炮兵 > 第753章 大迂回穿插战术

第753章 大迂回穿插战术(2/2)

正按照楚天铭的决断,如同一柄巨大的铁钳,缓缓地、却无可阻挡地合拢。

    他们的目标,是将关东军最精锐的主力,死死困在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走廊!

    这里的战斗最为惨烈和关键。

    日军深知锦州的重要性,这里是他们通往华北、退往旅大海港的陆上生命线。因此,他们投入了最精锐的师团,依托经营多年的坚固防御体系,拼死抵抗。

    救国军南线部队面临的挑战空前巨大。

    黄旭亲自坐镇,统筹防空和后勤。

    临时组建的高射炮营、高射机枪连被加强到各个关键节点和行军纵队中。

    工兵部队则玩命地在可能遭到空袭的区域布置假阵地、假火炮,甚至点燃篝火制造烟雾,迷惑日军飞行员。

    日军的海军航空兵如同预想的那样,疯狂地从旅顺、大连的机场,甚至从渤海湾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试图阻挡救国军这柄合拢的铁钳。

    炸弹如同雨点般落下,给行进中的部队和前线阵地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破坏。

    但救国军对此已有准备。部队多采用夜间行军和疏散队形,重要物资运输尽可能隐蔽进行。

    一旦遭到空袭,地面防空火力立刻进行集火射击,虽然击落敌机不多,但极大地干扰了其投弹精度。

    更重要的是,救国军进攻的势头丝毫没有因为空袭而减缓。

    铁钳的两翼——西面的五纵、七纵和东面的六纵,以强大的步兵兵力,配属着坦克和重炮,对日军的外围防线发起了昼夜不停的猛攻。

    他们不像北线那样追求速度,也不像东线那样以驱赶为主,他们的战术只有一个:啃!硬啃!

    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争夺,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攻克,一条堑壕一条堑壕地清理。

    战斗往往从白昼持续到黑夜,刺刀见红,手榴弹如同冰雹般互砸。

    日军的抵抗异常顽固,往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但救国军士兵们同样打红了眼,他们高喊着为死难同胞复仇的口号,前赴后继,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巨大的伤亡数字不断报送到前线司令部,但楚天铭的命令没有任何改变:不惜代价,压缩包围圈!

    在这种决死的攻击下,日军精心构筑的防线被一点点撕开,一块块蚕食。

    救援的日军部队一次次试图从内外发动反扑,企图打开通道,但都被救国军顽强的阻击打了回去。

    包围圈在缓慢而坚定地缩小,锦州,这座关东军经营多年的堡垒,正在逐渐变成一座孤岛。

    十天!

    仅仅十天!

    地图上,代表救国军进攻态势的蓝色箭头,已经如同三张巨大而无情的罗网,几乎完全覆盖了预定的作战区域。

    北线,蓝色箭头已经直抵黑龙江畔,少数日军残部正仓皇渡江,或是试图借助边境筑垒地城做最后挣扎,但败局已定,被全面肃清只是时间问题。

    东线,蓝色箭头压迫着溃不成军的日军,已经逼近鸭绿江边,江对岸的朝鲜境内,已然在望。

    而南线,那最粗壮、最令人心悸的蓝色箭头,已经在锦州西部和北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几乎闭合的包围圈。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主力,像是一头被逼入绝境的猛兽,虽然仍在咆哮挣扎,但其活动空间已被压缩到了极致,覆灭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楚天铭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听着参谋长叶枫的汇报。

    沙盘上,代表敌我态势的小旗清晰地展示着这十天的辉煌战果。

    指挥部里气氛热烈而压抑,高级将领们的脸上既有兴奋,也有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司令,大迂回穿插战术初步达成战略目标。”

    叶枫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三张网已经撒下去了,鬼子正按照我们的预想,被逼向最后的战场。”

    楚天铭的目光久久凝视着沙盘上那个被蓝色箭头紧紧缠绕的“锦州”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沙盘的边缘。

    他知道,最艰难、最血腥的一仗,马上就要开始了。但他眼中没有任何犹豫,只有冰封般的坚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为即将到来的更大牺牲而产生的沉重。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指挥部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很好。告诉各部队,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完成,抓紧时间休整,接下来的战斗任务将更加的艰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