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国王等人仔细的观察着沿途的景象,他们看着大夏百姓的反应,也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长安城。
当他们真正来到长安城外,他们才意识到这座城池到底有多么的壮观,根本不是君士坦丁堡能够相提并论的。
君士坦丁堡再怎么繁华,也无法和这座长安城媲美。
而此刻沿途的大夏百姓,也是发现了这些异国他乡的来者,虽然大夏精锐并未针对他们,但他们作为俘虏多少有些狼狈。
身后还有大夏精锐跟着,这无疑表现出他们的身份,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夏精锐在西方取得的战绩,如今的大夏百姓早就了然于心,他们对大夏精锐有着绝对的信心。
从最开始他们就相信,大夏精锐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能够让所有的敌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而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大夏并不打算对他们动手,可他们非要找死,那又能怪得了谁呢?
既然他们不知死活,那就必须让他们明白,与大夏为敌的结局,只有这样大夏才能真正安稳下来,大夏百姓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实力,那就只能任人宰割,任人羞辱。
但现在的大夏,显然不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实力足够强盛,包括大夏百姓心中,也有着绝对的自信。
他们为自己是大夏的一员而骄傲,同时他们也相信,大夏的威望能够震慑那些小小之辈,让所有的外族都明白,大夏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
他们胆敢欺压大夏的百姓,他们胆敢与大夏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
除非他们真的想要找死,否则这些外族肯定是不敢再找大夏的麻烦了。
就连拜占庭帝国、大食国这样的大国,都被大夏给覆灭,剩下的小国如何是大夏的对手。
他们再怎么鲁莽,也不可能傻到这种程度。
有读书人看着拜占庭国王等人,他们眼中浮现好奇之色,虽然此刻他们并不能确定,这些人来自何方。
但仔细观察之后,有一名读书人惊呼道:
“诸位且看,这些该不会是拜占庭帝国的俘虏吧?
先前大夏报中可是说了,拜占庭帝国选择投降我大夏,仔细算算,他们确实该到我大夏了。”
此言一出,围观众人也都反应过来。
前方这些被大夏精锐盯着的外族,看着身份就非同一般,这个时候来到大夏的,恐怕只有拜占庭帝国的俘虏了。
众人饶有兴趣凑上前来仔细观望着,不管前方这些人之前是什么身份,他们现在都是大夏的俘虏,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其中有读书人感慨万分地说道:
“当初在下也曾听说过西方的消息,知道拜占庭帝国国力非凡,强大无比,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
当初在下得知陛下要对拜占庭帝国动手的时候,心中还有些担心,虽然我大夏精锐,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要拿下拜占庭帝国,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如今想来,在下还是低估了我大夏精锐,也高估了这拜占庭帝国。
虽然曾经的拜占庭帝国确实很强大,可时间过去这么久,他们恐怕早就腐朽不堪,怎么可能是我大夏精锐的对手?
如果他们当真有自知之明,也不至于选择与我大夏为敌,正是因为他们不知死活,才会与我大夏对抗。
现在也算是情理之中的结果了。
也不知道陛下接下来,会如何处置他们,但想了既然他们归顺了我大夏,陛下应该不至于将他们斩尽杀绝,最起码会留有一线生机。
希望他们能够认清楚现实,与我大夏为敌是没有好下场的。
曾经拜占庭帝国还在的时候,他们都不是我大夏的对手,现如今他们都沦为阶下囚了,哪还有反抗的余地。”
围观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也是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拜占庭国王又如何?
或许此人在拜占庭帝国确实是高高在上,但现在他只是一个俘虏而已,在大夏掀不起什么风浪。
拜占庭帝国已经覆灭了,他们所倚仗的一切都化为乌有。恐怕这些人已经后悔不已,他们在为大夏的恐怖胆战心惊。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当初大夏的目标只是拿下萨珊王国而已,可拜占庭帝国和大食国偏要参与其中。
他们觉得大夏软弱可欺,那大夏当然要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紧接着,又有一名读书人郑重其事的说道:
“从此刻开始,我大夏威名必然传遍天下四方,相信那些外族在听说我大夏之名,都不敢轻易冒犯了。
也只有这样,用绝对的实力震慑他们,他们才会明白与我大夏为敌是什么下场。
任何人胆敢轻视大夏,都是自讨苦吃,我大夏精锐不惧任何战斗,也不惧任何对手。
想当年我大夏刚刚建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