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468章 虚构的歌曲

第468章 虚构的歌曲(2/3)

时候,总感觉味道不太对。

    “如果只是要旋律的话,确实花不了太长时间,本来流行的旋律就是很简单的。当然了,大众是不是能接受,我就没办法保证了。”

    “你太谦虚了。”

    史铁笙说道,“还是把歌曲也写出来吧,我感觉这部是该配一首曲子。”

    余桦也点头道,“嗯,这部的写法有点音乐叙事的感觉。”

    刘振云张了张嘴,“余桦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起叙事手段了,还有,这音乐叙事又是什么东西?你给我解释解释?”

    “反正这部就有一种复调对位法的感觉。”

    这下连周彦都惊讶了,“你竟然连复调对位法都知道了么?”

    “那当然。”

    周彦点点头,看来余桦平时确实花时间研究了音乐理论。

    他看了看还在认真读稿的张守仁,笑道:“不知道张老师什么时候能把稿子看完,我得去跟食堂说一下上菜的时间。”

    这会儿已经五点出头了,如果张守仁看稿子比较慢的话,他们吃饭就要迟一点。

    原本周彦是让厨房五点半开始上菜的,现在看来,可能不行。

    余桦笑着说道,“估计不到一个小时他就能看完了。”

    莫言也点点头,“差不多。”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周彦就点点头,“行,我来跟食堂说一声,让他们五点五十开始上菜。”

    莫言却摆摆手,“不急,还是等一会儿吧,等张主编看完稿子再说。”

    周彦挑了挑眉头,这还是他接触莫言到现在,莫言第一次主动提意见。

    他也就没问为什么,点点头同意了。

    ……

    剩下的时间里面,大家忽然不再聊手稿的事情了。

    主要是他们只看了不到一半,很多东西都不能聊。

    看一半是很难受的事情,关键这部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悬念。

    海尔香舍的这些学生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提到的捐献到底是什么意思?

    书中,那些孩子们因为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其实一直对自己的未来处于一种“既知道又不知道”的模糊阶段中。

    他们知道自己有特殊使命,但是这个特殊使命是什么他们又不清楚。

    莫言他们能够猜到是不太好的事情,但是具体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又想不明白。

    他们跟那些学生们一样,也是处于知道跟不知道的中间状态。

    如果是二十多年后的读者看这本书,很有可能会从文字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猜到这些学生可能是克隆体。

    而所谓的捐献,应该是为克隆体的原型捐献器官。

    因为这种情节设置在后来的以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有一部专门讲这个的电影《逃出克隆岛》。

    可是现在是1996年,关于克隆,人们的想法跟后世是完全不同的,平白无故的,莫言他们的脑海中很难出现克隆这件事情。

    甚至于说,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克隆”是什么。

    ……

    又过了大概四十多分钟,沙发上的张守仁忽然长长地呼了口气。

    他呼气的声音很响,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余桦笑着说道,“张主编,看完了?”

    张守仁点点头,“看完了。”

    “怎么样?”

    张守仁沉吟片刻,随后问道,“这是科幻么?科幻的点在哪里?”

    看完手稿之后,张守仁非常不理解,这部到底科幻在哪里。

    他也想过,科幻是在后面的部分。

    但问题是,一部科幻,会在前面几万字都不出现科幻元素么?这样的科幻还能称之为科幻么?

    张守仁这么一问,其他几个人都忍不住点点头,他们刚才讨论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把这部当科幻看。

    他们纯粹把这部当作是一部严肃来讨论的。

    周彦笑着回道,“科幻的元素在后面。”

    张守仁抱着手稿,看了看其他人,忽然对周彦说道,“周彦,有没有地方,我们借一步说话?”

    还没等周彦回答,余桦就起身说道,“你们别借一步了,我们出去吧,把地方留给你们,正好我想去录音棚再看看他们排练。”

    说完,余桦就去推史铁笙的轮椅,莫言跟刘振云也跟着出去了。

    等到他们几个出去,张守仁开口道,“周彦,你的手稿太短了,恐怕我没有办法把它放到我们杂志上连载,这个故事后面肯定还有很多。”

    这话把周彦说的有点懵,他也没说要把稿子放到《十月》上去啊。

    之前张守仁来的时候也说了,只是作为读者想要看看他的手稿而已,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张老师,其实我……”

    周彦刚开口,张守仁就打断了他,“不过呢,我想跟你聊聊后面的故事,这样有助于我判断。其实我十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