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清话事人 > 541 【必看】帝妃联手,超远程图形通讯系统——时速1500里

541 【必看】帝妃联手,超远程图形通讯系统——时速1500里(2/4)

在晴天和白天通讯,另外就是信号旗语可能不够丰富,所能传达的信息有限。”

    “走,回宫,寡人和你一起商量一套丰富的通讯语言。”

    离宫内,

    李郁站在无数前辈的头顶,基于明码电报提出了一个构想。

    “汉字数目太多,但无妨,寡人设计了一套简繁转换方式。”

    ……

    “参照钟表,旗语系统由&bp;2条木头臂组成,可灵活转动角度,对应0到9十个数字。观察员记录下数字,对应明码电报密码本,即可查阅密码本。”

    “每4个数字为一个编码,对应一个汉字。”

    “这样一来,理论上就可以传输任何信息。无论长短、繁简。”

    王贞仪瞪大了眼睛。

    李郁得意洋洋,果然,要征服学霸,就得靠智商碾压。

    帝妃&bp;2人在屋子内足足聊了&bp;2个半时辰,终于将这一系统彻底落地。

    许多细节也被一一敲定。

    例如,塔的高度和塔的密度呈负相关,尽量利用原有的山坡。

    例如,信号系统的机械设计。

    例如,以两个木头臂一起指向12,代表停顿,间隔编码,确保传达精确。

    例如,开设学校,培养观察员。

    例如,一般通信约定固定时间段。

    ……

    次日,李郁携仪妃出岛。

    这一项目命名为:

    “吴国高塔。”

    刻意回避了“通讯”两个字眼,将功能模糊化。

    因为这套玩意实际上没什么技术难度,纯粹就是一个概念突破。

    李郁现在要防的是欧洲佬,他们有实力有动机搞山寨。

    他不担心清廷,一帮废物除了搞奴隶制,搞杀戮兽军,他们还会啥?

    项目的一期计划,

    从苏州到江宁,距离&bp;400里,保险起见建了&bp;15座塔。

    王贞仪亲自担任第一批“通讯专业”学生的教师。

    讲述原理,以及强调保密~

    ……

    吴廷向尼德兰商人购买大量优质镜片,自制大型千里镜~

    向法兰克商人购买大量怀表,配发给每一座塔~

    派人到南洋购买纯碱原料,要求工业口尽快点出透明玻璃~

    建塔,谈不上技术难度。

    并不需要像佛塔那般用料扎实,下宽上窄,圆柱螺旋向上,考虑防风,砖头到顶。顶端屋子遮风挡雨,观察员入驻。

    半个月后第一次试验。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江宁城内的第一座塔,观察员尚且不太流畅的操作信号臂,打出信号。

    经过十余次传输,

    坐落于皇宫内的最后一座塔,观察员当场接收并翻译出了全文。

    “陛下,请阅。”

    李郁接过纸条,哈哈大笑。

    “今日盐水鸭市价,&bp;40文&bp;1斤,鸭汤不要钱。&bp;1779年五月初四,上午八点三刻。”

    打开怀表:八点四刻。

    又过了一会,第二道消息传来。

    “帝国,要大出。”

    两道信息,都是李郁在&bp;2天前亲手写下,令人快马送去江宁。

    ……

    帝国的疆域太大,遥远的边疆地区就容易失去控制。

    距离和统治力呈负相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bp;2点下手:

    交通,通信。

    如今,对应的是通信高塔和蒸汽机车。

    通信已经突破,蒸汽机车还在反复试验中,但只要舍得砸钱,想来距离实际应用也不太遥远了。

    也许初代蒸汽机车还跑不过骏马。

    但,骏马已是上限。

    蒸汽机车还是下限。

    ……

    接下来,

    李郁追加了大量资金,

    向科技署、皇家科学院、相关(官、民)工厂、明确昭告:

    蒸汽铁壳船、后膛枪、后膛炮、透明玻璃、更好的轴承、量产弹簧板大梁、廉价工业润滑剂等等~凡取得整体或局部关键进展的任何人员,皆可获重赏。

    除了官职之外,赏赐&bp;500枚银币起步,上不封顶。

    学而优则仕,技而精亦可仕。

    朝廷不拘一格用人。

    ……

    人类的想法总是出奇的一致。

    几千里外,内务府。

    一间小院内。

    缩在墙角晒太阳的撒克逊前陆军军官,艾默生,惶恐的望着涌进来的一群人。

    领头的那位年轻人,身穿明黄龙袍,眼神阴鸷,嘴角上扬。

    艾默生条件反射一般,膝行靠近,砰砰磕头。

    永琰很诧异,挥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