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290章 天神之眼(第三更,求订阅)

第2290章 天神之眼(第三更,求订阅)(2/3)

虽然成本高昂,但是他们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四米的镜片,也远远超过哈勃望远的2.4米。当然,造价也是急剧攀升——相当于两艘航空母舰的造价。

    这也是最令人扎舌的地方,毕竟——用相当于两艘航空母舰的支出去建造一个太空望远镜。

    在冷战时期听起来本身就是带着某种匪夷所思的味道。

    而现在“天神之眼”就静静躺在进步号的航天飞机的舱室内,等待着发射升空。

    这一天,全世界都注视着这里,注视着即将升空的天神之眼,它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上百亿光年之外会是什么模样?

    会不会有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人类在太空中是孤独的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在过去的几年中,总会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以及访谈之中,对于太空,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像几十年后那么绝望。

    现在,人类还是充满想象与渴望的。

    不,应该说,人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想象与渴望,因为月球已经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新希望矿场的发现,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而“天神之眼”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便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它将赋予人类一双天神之眼,可以窥探200亿光年之外的深空!

    清晨,海上吹来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发射架下的进步号航天飞机已如银色巨舰般矗立在巨型火箭的顶端,机身下方的火箭主体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此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海岸——从长安的中央广场到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大屏,再到伦敦街头商店的电视,从东宁到巴黎,数亿人屏息等待着这场承载人类宇宙探索梦想的发射。

    发射控制中心内,仪表盘上的绿灯依次点亮,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滚动。总指挥周康杰盯着主屏幕上的倒计时,他的表情平静,就像是当年他出现在《生活》杂志封面上的一样,耳机挂在脖颈上,神情肃穆的站在一排排电子计算机屏幕中央,双眼凝视着前方,他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地面指挥中心的现场总指挥。

    在过去的十几年前,他曾无数次指挥过发射,有成功,有失败,但无论每一次,他都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

    他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遍每个岗位:

    “各单位报告状态,燃料管路压力、导航系统校准、航天员生命体征——”

    “燃料压力正常!”

    “导航系统校准完毕!”

    “航天员生理指标稳定!”

    应答声此起彼伏,每一个字都透着紧绷的专注。观测台上,来自英国的天文学家怀特握着早已调好焦的望远镜,镜片里的进步号清晰得能看见机身的隔热瓦纹路,六角型的隔热瓦将整个航天飞机都包裹了起来。

    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他当然知道天神之眼太空望远镜的一些数据——这台耗时5年、耗资20亿元的“太空之眼”,镜片直径4米,能捕捉220亿光年外的星系信号,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精密的天文观测设备,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进步号的货舱里,等待被送入苍穹。

    “这是属于全人类的时刻!”

    “10、9、8……”

    广播里的倒计时声像鼓点般敲在每个人心上,发射架底部开始升腾起白色水雾,那是液态氧蒸发的痕迹,固体助推器的点火装置渐渐亮起橙红色微光。

    “3、2、1,点火!”

    轰鸣声瞬间震彻大地,比惊雷更磅礴的声响掀起气浪,将地面的积水掀成漫天水雾。进步号底部喷出丈高的橘红色烈焰,灼热的温度让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它缓缓升空,像挣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拖着两道白色烟柱,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越升越高,渐渐变成一个带着火焰尾巴的光点。

    观测台上爆发出第一阵欢呼,怀特的眼泪瞬间涌出,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各系统参数全部飘在绿色安全区。

    看着那些数据的时候,他的心里紧张到了极点,唯恐那个数字会发生变化,变成红色。

    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前,人群挥舞着双星旗和写有“天神之眼,飞向宇宙”的标语;长安街头,孩子们甚至踮着脚指着天空,兴奋地指着天空中隐约可见的轨迹喊着“看,那是进步号!”;在巴黎的天文馆里,教师正对着屏幕向学生讲解:

    “再过一会儿,天神之眼就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宇宙了!”

    8分钟后,火箭两侧的助推器完成使命,与箭体分离,拖着淡淡的烟迹坠入太平洋洋;又过了6分钟,一级火箭燃料箱耗尽燃料,在大气层边缘解体。进步号凭借轨道发动机的推力,平稳进入近地轨道。

    不过,他们还需要再飞行一天,才能进入释放“天神之眼”的轨道,次日进步号航天飞机,进入释放轨道。

    “进步号已抵达预定轨道,开始货舱减压,准备释放天神之眼。”

    澳大利亚航天员特纳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他和搭档王承轩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