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 第465 章 琐事

第465 章 琐事(1/2)

    章县令难得当了一回小学老师,心情愉快。

    趁着这份欢喜,江枝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笔墨纸砚,请他给徐家村小学堂写一个校名。

    章县令欣然同意,他已经知道这处学堂的学生不交束脩,能免费入学。

    而且村里尊师重教,对夏秀才也是礼遇有加,这份恩泽应该流传下来。

    于是略一沉吟道:“江村长捐资助学,又以药坊起家,就取‘青泉’二字。

    一是青泉湾药坊,二是让学子们饮水思源,牢记徐家村施学之恩情!”

    说完就提笔写下“青泉学堂”四个大字。

    章县令讲学时,徐家村的村民早已经聚集在外面静听。

    如今外面的屋檐宽,足够几十个人或坐或站,既能听到里面的话音,也不影响上课。

    村民们见到县令讲完课,又为学堂书下墨宝,立即大声欢呼鼓掌起来:“感谢县令老爷!”

    “多谢墨宝!”

    “县令老爷学问高,简直是那种吃够桑叶的蚕,张口就吐丝(诗)!”

    “那是肯定的,县令老爷是文曲星下凡……”

    章县令微笑。

    他很喜欢徐家村这里村民的大方开朗,就连小孩子都是活泼可爱。

    虽然官员需要的是沉稳含蓄,可见到这种鼓掌欢呼的事谁都喜欢。

    章县令只以为徐家村是活泼开朗,却不知道,这里早已经是夸夸群。

    有一年夜校熏陶,随时对夏秀才夸赞,学习气氛浓厚,欢呼鼓掌是必须要的。

    若不是见他是官老爷,不少人胆小不敢说话。

    又有两年练习,夸人水准有所提高,不好再说出“这字写得像粪球”的话,章县令收到的夸夸条会更多。

    讲完课,章县令也不在徐家村留饭,而是去了驿站,那里自有招待餐。

    他还把二瑞和小满叫了去一起进餐。

    吃过饭,章县令行程满满,又不嫌麻烦去看过药坊。

    因为原料不足,现在给军中制药的事已经暂停。

    章县令准备到夏天时有新草药可以收割后,就让几个药坊继续制药推广销售,给平川县增加财政收入。

    这一点,江枝想拒绝继续制药。

    她不想把自己的药坊变成普通药厂,而是想当研究院。

    制药厂靠的是量大,无论购买原材料还是人工,都是一个工作量翻倍的过程。

    现在马家、黄家,还有小满田桃几人大人小孩持续几个月的轮班倒,再这样下去还是不行的。

    况且卖新药可比昏天黑地熬药轻松,还不耽搁挣钱:“章县令,你也看到了,我这里药坊是几个里面最小的,制药产量也最低,制出来的药少,还不如让其他三个药坊随便加口灶就完成了。”

    章县令看着目前还没有开工的药灶皱眉:“这可是一笔固定生意,你就随便推过他人?这里再扩建,还可以再增加人手!”

    谁会嫌弃钱多的,如今县衙库房已经渐有起色,还等着几个药坊多赚点钱。

    江枝摇头:“我这药坊根底薄,所有工人都需要一点一点教,很麻烦的,人一多就管不过来,我还是有空做点新药更好些。比如说可以抗旱的神仙水,再研制研制,说不定还有其他用途。”

    熬制汤药看似简单,但处处要小心。

    最初江枝是自己负责,带出田桃和小满才放手,还是在村里守了半个月。

    马家来了又由田桃带着,最近才加了黄家。

    现在药坊除去几个需要上学的孩子,正式员工十个,用起来刚刚好。

    听到江枝说到能抗旱的新药,章县令不再多劝:“如此也好!”

    正月初八,药坊开工,灶上依然是熬制各种冲剂。

    田桃把需要的药材从库房取出来,再让马家人拿到制药房里浸泡着准备熬制。

    现在每个人做这些事情早已经习惯,可是今天每个人都看向老是走神的田组长。

    马关媳妇对田桃道:“江村长早就让小满请了郎中,你要是心急想看到小侄儿,就回去看看吧!”

    田桃笑笑:“我就是一个添乱的,去也帮不上忙,做好这边的事就可以。”

    她的确是添乱的,因为巧云生孩子,她帮不上忙。

    此时的四水堂很安静,一早二瑞就从镇上请了郎中。

    夏母和刘氏这些懂接生的妇人也来了,一直在家里嗑瓜子喝茶。

    巧云在去年端午节之后才说自己怀孕的,那时候已经两个月,到现在正月是足月生产。

    一直宽心养胎,衣食无忧,这一次怀的胎儿就比彩霞大多了。

    但比起上一次巧云在山上生彩霞的惊险,这一次条件好,胎象平稳。

    小满奶也已经从山上回村,她又在村里抓了一只大红公鸡压在门后面。

    二瑞虽然已经当爹两年,可这时候还是坐立不安,抱着彩霞在天井里打转。

    幕色降临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