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317章 台岛兴衰

第1317章 台岛兴衰(1/2)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台岛。

    自三国时孙权首次派遣卫温、诸葛直东渡夷州开始,台岛就是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后来的大一统王朝也都没有放松对台岛的管辖。

    明朝天启年间,西方列强荷兰出兵霸占台岛三十八年之久。

    后来被郑成功率军击败,台岛重回华夏怀抱。

    或许郑成功在反清复明的道路上有所动摇。

    但就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复台岛这一点,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康熙也意识到清朝想要完全统一,那台岛就必须拿回来。

    康熙心中所想,也正是后世华夏百姓之所愿。”

    “这话什么意思?”

    康熙有些不解的问道。

    任小天目光坚定的说道:“后世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现在台岛还没有完全的规制。

    但是我们新华夏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祖国统一的信念。

    相信距离台岛彻底回归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康熙虽然仍旧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后世具体的情况我等会再跟你说。

    咱们还是先说三藩之后的台岛局势吧。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次年便因病去世了,延平王的爵位由其子郑经接替。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曾经派人联络过郑经,与他约定同时举兵反清。

    还向郑经许诺了钱粮和船只。

    郑经也觉得反攻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欣然同意了吴三桂的盟约。

    他留下幕僚陈永华(鹿鼎记陈近南的原型)辅佐世子郑克臧监国。

    郑经本人则是带着冯锡范和刘国轩出兵闽地。

    然而这会的闽地早就完全归属于耿精忠了。

    耿精忠对郑经提出划割漳州、泉州的要求断然拒绝。

    同时耿精忠因为郑经兵少将寡,取消了和郑经联合作战的盟约。

    郑经憋了一肚子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将海澄、同安攻下来做临时根据地。

    海澄、同安是耿精忠的地盘,这一下子就触怒了耿精忠。

    双方开始交恶,耿精忠更是以断绝郑经的海上贸易作为威胁。”

    朱元璋一脸嫌弃的说道:“清军还没见到,自己人倒是先内讧了。”

    任小天摇摇头道:“这倒不能怪郑经。

    主要是耿精忠言而无信,本来答应好的事情转头就反悔了。

    没有陆地的地盘,郑经总不能一直在海上漂着吧?”

    朱元璋沉吟道:“小天你说的也有道理。”

    “耿精忠的经济封锁还没开始实行,岂料闽地百姓率先反水了。

    因为耿精忠这家伙对于治下百姓过于残暴的盘剥,导致泉州、漳州、潮州纷纷投向了郑经。

    他们宁愿相信这个漂洋过海而来的海上来客,也不愿意相信耿精忠。

    足见耿精忠有多么的不得民心了。

    这下耿精忠顿时就乱了分寸,泉州可是他的核心领土。

    于是也顾不上北上和清军作战了,赶忙调兵回来想要把泉州重新夺回去。

    结果耿精忠的军队却被刘国轩带领的守军打的大败。

    最后还是在吴三桂的调停下,耿精忠和郑经才最终和解。

    双方约定以枫亭为界南北分治,算是暂时化解了矛盾。

    随后郑经率军击败尚之信,间接促使尚之信发动兵变。

    敌人一下子变成盟友,郑经一时间也不太适应。

    这也导致了他身边全是盟友,没有清军让他去打。

    这种情况很容易会因为领土的纠纷与盟友发生冲突。

    果然没过多久,耿精忠在北伐支援吴三桂的时候想要调动汀州的兵马。

    汀州总兵刘应麟不愿配合,私下联系了郑经暗中投靠了他。

    在刘应麟的内应之下,郑经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汀州。

    这种攻占盟友城池的行动让双方的联盟再度破裂。

    而且这次的情况比上次更加严重。

    本来耿精忠在北伐的时候就被清军按在地上揍,结果屁股还被盟友捅了一刀。

    腹背受敌让耿精忠十分的难受。

    他想了又想,干脆掀桌子不玩了。

    转头就投靠了清廷。

    没有耿精忠的牵制,尚之信那边也没坚持多长时间就投降了。

    接连失去盟友后郑经很快就直面清军的主力。

    本来就兵少将寡的他还非要选择分兵防守。

    这就导致各地的防备力量都十分松散,轻而易举的就被清军各个击破。

    而他本人亲自率领三万大军进攻福州,也被清军打的大败。

    无奈之下郑经只能选择撤军回台岛,这次西征以失败而告终。”

    曹操叹了口气:“三藩的联盟正如吾当年参与的讨董联军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