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296章 两宗之争

第1296章 两宗之争(2/2)

    等到明清易代,时任衍圣公孔胤植在清军入关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上表请降。

    并且他主动带头剃发易服、光速滑跪。

    投降速度之快连吴三桂见了都得甘拜下风。

    由于衍圣公的名头在,清廷自然也接受了他的请降。

    纵观大清一朝,衍圣公一脉没少受了重用。

    乃至于清末时登记在册的孔氏族裔人数都要快超过京城的八旗贵胄们了。

    至于民国之后,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不敢细说,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直到最后一任衍圣公跟常凯申去了台岛,衍圣公的封号也就此断了传承。

    孔子听完之后只觉眼前一黑:“竖子误吾啊!”

    其实这事能怪孔子吗?任小天倒觉得也不见得。

    后来孔子已经辞去官职,专心在家传道授业了。

    他怎么能料到后世居然能把他捧到这个位置上呢?

    任小天觉得鲁迅先生文章中写的很是一针见血。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孔子在当权者手中更多的是一个符号的代表罢了。

    掌控了孔家就如同是掌控了天下的思想。

    至于孔子的本意如何,他们才不会过多的考虑。

    赵祯听罢摇头叹气道:“孟子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此言甚是有理啊。”

    任小天一边搀扶着孔子坐下一边说道:“我之前就说了。

    孔子是孔子,儒家是儒家。

    这句话放在孔家人身上同样适用。

    他们既代表不了孔子,也代表不了天下人。”

    孔子这次遭受的打击十分之大。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肉眼可见的萎靡了起来。

    孔子本身就是一个严于律己之人。

    如今听到后裔们的所作所为,又岂能不窝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