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点点头
“若非如此,朕早就将逆子召回受罚了。他此举也是帮了高明一把。
最近几年勋贵和朝廷官员的财富增长了不少。”
李世民没有多说其他,因为这里面还有长孙家在内,李慎连长孙家都没有放过,
那么大的一片工坊区焚之一炬,赵国公府这次损失惨重。
这些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如今如梦泡影,一夜全无。
长孙无忌没有吐血而亡就已经算是心志坚定了。
毕竟长孙家虽然排在氏族第二位,但整体实力跟世家没办法比。
世家都心疼,更何况是他了。
但这些李世民不能说,怕长孙皇后会担忧。
“二郎,快要元正了,要不要将慎儿召回来?”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思念李慎,于是借机问道。
“他现在在西州有要事在身,怎可擅离职守?”李世民摇了摇头。
“陛下,这个时候西州那边应该早就下雪了,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不如就将纪王殿下召回,元正也能热闹一下。”
一旁的王德出言提议。
李世民立刻骂道
“你这个老狗懂什么,前方战事不结束,老十就不能回来。
他在那里不单单是为了镇守安西,还是代表朕在那里。
真要让前方的将领知道,虽然这次西征朕没有亲征,但朕的儿子在为他们镇守后方。
这次西征跟当年的高昌,薛延陀不一样。”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能干这个活的除了太子以外,他这么多儿子当中就只有李慎能做。
而且从目前来看,李慎做的非常好,当然他杀人越货,敲诈勒索的事情除外。
把他说的做了,把他没说但又想做的事情也做了。这一点李世民很满意。
要是换成李治和李泰绝不会有李慎做的这么好。
他们只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还要考虑官场的规则。
李慎做事虽然不择手段,但效率极高,从不拖泥带水,也不讲任何情面。
迫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当场斩杀,不给他们任何周旋的余地。
让这一路上的官员闻风丧胆,兢兢兢兢,消停了好一阵子。
“二郎,你不觉得最近有些太清净了么?妾是真的想念慎儿了。
若是慎儿在,他会时常的入宫,让后宫热闹起来。”
长孙皇后有种的道,每次李慎来都会把她和韦贵妃等人哄得开开心心。
自从李慎走了以后,她们就变得有些冷清,李世民也不太常去他们那里。
李世民也觉得最近清净了不少,不光是皇宫,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清净了。
能凭一己之力影响到整个都城的安宁,李慎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让朕在想想,王德,最近可有老十的消息?”
李世民没有立刻答应,他需要先知道西北的局势如何。
“回陛下,目前还没有,消息截止到纪王前往焉耆就没有消息了。
老奴估计是太过遥远,或者是降雪封路了。”
王德低声回道。
“慎儿去了焉耆?”声音虽小,可皇后还是听到了,立刻紧张起来。
“观音婢莫慌,老十去焉耆是有要事,身旁还有数万人马跟随不会有事的。”李世民连忙解释。
他没有说李慎去焉耆是为了自己的财宝,也没有说李慎去的时候只带了侍卫营,并没有带其他人马。
“二郎,焉耆万里之遥,慎儿不善兵事,又年少无知,他去焉耆有何用?
那边如今战事已起,叛军恒生,万一遇到了危险如何是好?”
长孙皇后有些担忧。
“观音婢放心,就算是遇到叛军,也不是那几万人的对手,老十虽然不懂兵事,可他身旁却有能人。
而且驸马周道务也跟随前往,他绝不会让老十有事的。”
李世民现在自己都有些怀疑,当年是不是抱错了,皇后对李慎竟然如此的视如己出。
关心程度比她自己生的孩子都要上心。
难道是当初跟李治抱反了?毕竟李治和李慎是同年所生,只是李治早出生而已。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觐见。”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宦官上来禀报。
“让他进来。”李世民点点头。
楼梯响动,片刻后,李承乾走了上来。
“儿见过阿耶,见过母亲。”
“”嗯。李世民点点头。
“高明,你是不是没有休息好,脸色这么差。”长孙皇后看到儿子憔悴的样子心疼的问道。
“回母亲,前几日偶感风寒所以脸色差了一些,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母亲不用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