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境居二楼的平台上,李世民站在栏杆前,看着远处南海池被大雪覆盖,看着漫天飘落的雪花挂在树梢。
整个皇宫披着一层雪白色的外衣,各处都有宦官婢女顶着大雪清扫着道路。
“陛下,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王德在一旁轻声的劝导。
李世民看着远处的雪景感叹道
“瑞雪兆丰年,这是老十曾经说过的话吧?自关中大旱以来,一年都不曾降过大雨。
让百姓一年都无法耕种,一年啊,要少收多少粮食。”
“陛下,这是天灾,不是人力可为,不是说天意难违么?”
王德回道。
不知道为什么陛下会突然惆怅起来。
“天意难违?我大唐建国三十余载,年年都有灾情,难道我李家不应该有这江山社稷么?”
李世民抬头看向天空,语气带着一些质问,好像是说给王德听,又好像是在对上天说话。
“陛下,老奴不是这个意思,陛下乃是真命天子,我大唐得天下更是天命所归。
只是这天灾嗯对,这天灾纪王曾经说过,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上天的意思。”
王德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李慎曾经说过的话。
每当有天灾,下面的百姓就会有人盛传天子无道,或者州县刺史县令无德。
那时李慎就说过这只是自然现象而已,并非什么天意。
李世民收回目光,转过身坐到了椅子上。
“今年有了这场大雪,明年百姓就可以放心的耕种了。
王德,还记得朕刚刚登基的时候么?那个时候同样天天有灾祸,百姓流离失所,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可如今你还记得有多久没有在长安城看到过大批难民了么?
若是以往关中大旱,长安城此刻早就紧闭城门,城外同样汇集了大批流民。
你在看看现在,真是今非昔比,这才是我大唐应该有的样子,国力强盛,
无论遇到多大的灾祸,依旧可以保百姓安康,朕心甚慰,哪怕现在去见先帝,朕也有了底气。”
李世民一直对李渊选择李建成没有选择自己而耿耿于怀,他攻打高句丽,平定北方,征西域,完全是要证明自己。
他想要证明自己比任何人都强,证明给自己老爹看,你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
他才是能够延续李家王朝的人,他才是可以带着李家王朝走向巅峰的皇者。
如今他已经做到了,可惜自己的父亲看不到这一幕。
他甚至有时候在想父亲泉下有知,会不会看到这一些,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陛下文成武德,勤政爱民,实乃天下之幸,百姓之幸。先帝在九泉之下也会很欣慰的。”
王德看出李世民有些伤感,应该是想到了一些当年不开心的事情。
可能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李世民最近总是有些感慨万千。
“文成武德?勤政爱民?哈哈哈哈。”
听到王德话,李世民有些自嘲的一笑说道
“朕在位二十三年,前十三年朕灭掉了吐谷浑,东突厥,高昌,可以说国力的确强盛。
为了解决百姓吃饱的问题,朕下旨五文一斗米。
结果呢,土地贫瘠的地方依旧有百姓食不饱腹,就跟不要说遇到灾年了。
可这十年来,米价已经高涨到二十多文一斗,足足翻了四倍不止,但百姓不但可以吃得起米,甚至还能吃的起肉食。
不但没有出现粮荒,反倒是朝廷谷丰仓满,朝廷还要在灾年趁机处理陈粮,
朕熟读史书,历朝历代又有谁能够做到?
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一个皇家纨绔子弟为了贪图享乐所制,十年玩闹胜过朕十余载的励精图治,朕有何可傲?”
“陛下,老奴觉得陛下应该自傲,纪王再怎么优秀也是陛下的儿子,陛下的血脉不是?
纪王殿下传承了陛下的才智,同样也是陛下教导有方。
纪王不是曾说这叫叫遗传,对遗传,陛下把所有本事都遗传给了纪王殿下。”
王德肯定的点点头,现在他在明白陛下今天为什么这么多愁伤感了。
原来是突然发现自己不如儿子,被儿子比了下去。
别人都是望子成龙,可纪王本身就是龙子,再成龙就变成真正的龙了。
“呵呵呵,你倒是会说话,老十的那些新词你记得倒是清楚。”
听到王德话,李世民笑了。
见到李世民开心,王德连忙继续道
“嘿嘿,陛下,老奴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纪王殿下,好向陛下禀报纪王的消息。
不过纪王殿下的这些新词,老奴倒是觉得十分的贴切。
就如这遗传二字,周易中遗意丢失,尚书中遗意遗留,遗传之意就是把要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