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九锡 > 962【俱往矣】

962【俱往矣】(2/2)

爹,这一年多我基本都在战场上,哪有时间顾着生孩子。”

    “得抓紧,你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不小了。”

    陆通不会胡搅蛮缠,话锋一转道:“方才你萧叔的话都听见了?萧林和萧闳虽然名声不显,却都是你萧叔手把手教出来的将才,尤其擅长练兵治军。你接下来不是要调整军中格局么?记得让萧家两位兄长历练一下,自家人别的不说,肯定不会对你阳奉阴违,更不会出现离心离德的情况。”

    “记下了。”

    陆沉笑着点了点头。

    萧望之闻言走过来坐在他对面,不急不缓地问道:“你准备如何调整?”

    陆沉坦然道:“我准备在青州境内、渭州和灵州交界处,各设一座大营,常备兵力合计在八万人左右。此外,宝台山里的作坊要搬出来,在山中终究不太方便,但也不会搬到太远的地方,就在定州北部的古县。那里如今是七星帮普通帮众的家园,往后也会是七星军的驻地。我师姐已经前往宝台山,这会估摸着快到了。”

    “七星军驻于定州北部,这倒是万全之策,而且从定风道进入青州也方便。”

    萧望之微微点头,继而道:“两座大营八万人有没有风险?现在景国那边是什么情况?”

    陆沉脑海中浮现江晟的回报,这个精明能干的下属在景廉六姓政变之夜煽风点火,带着麾下精锐趁乱杀了不少景廉贵族,然后利用景国高层自顾不暇的机会,一路有惊无险地回到大齐,给陆沉带来了十分详实的情报。

    “景国如今的皇帝年仅两岁,是阿里合欢都的幼子,其他那些成年皇子亲王皆已暴亡。实权则掌握在利用这次政变上位的六王手中,其中摄政王庆聿怀瑾行监国之权居于首位。这几个月景军且战且退,最终退回泾河以北,一方面是很难挡住我军的攻势,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内部动荡不堪。庆聿怀瑾虽然控制了都城和大部分兵马,仍旧挡不住各地忠于阿里合氏的力量竖起大旗。”

    陆沉微微一笑,然后笃定地说道:“我估计景国这种情况最少会持续一年左右,到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内部才会平定下来。因此两座大营八万人足以震慑泾河北岸的景军,至于将来……其实大齐这边也需要时间来解决很多问题。”

    萧望之心中有数,没有继续问下去。

    陆通这时走过来坐下,好奇地看着萧望之问道:“你怎么不问他谁会是这两座大营的主帅?”

    “反正不会是我。”

    萧望之笑了笑,调侃道:“要不让陆沉给你弄个挂名主帅?也好弥补当年你离开行伍的遗憾。”

    陆通很少见地哑口无言。

    陆沉却是心中一动,他知道萧望之为何要避开这些关键的问题,而且从平阳之战结束后,他就不再过问任何军务。

    一念及此,陆沉诚恳地说道:“萧叔——”

    “不必多言。”

    萧望之显然清楚他要说什么,摆摆手道:“今时不同往日,你要习惯乾纲独断。”

    最后那四个字可谓过分直白。

    陆通微微皱眉道:“这话为时尚早吧?”

    萧望之不答,看着陆沉说道:“方才我和你父亲说的那些话,你应该有所得?”

    “有。”

    陆沉平静地说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我都明白。不知萧叔是否还记得,当年雷泽初战之后,我和你曾经有过一场深谈。”

    “记得。”

    “当时我曾说过,我无法和杨大帅相提并论,不论才干还是对朝廷的忠心,我只想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其实这番话还有一层深意……”

    陆沉迎着两位至亲长辈的注视,不疾不徐地说道:“我不会成为第二位杨大帅。我可以为这片大好河山付出很多东西,然而永远不包括我和我在意之人的性命。对我来说这不是两难的困境,旁人若肆意掣肘,我会选择自己来。”

    和煦的春风吹过这座古朴的凉亭。

    陆通和萧望之对视一眼,无比默契地发出爽朗又欣慰的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