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 > 第612章 阮地现状(十一)

第612章 阮地现状(十一)(1/2)

    对于未来要做什么,杨竹书是很无所谓的,只要饿不死就成,读书是要读的,因她这样出身的女孩,不读书就显得有些自甘堕落,杨家养育女儿其实也算精心的了,起码还请了女先生回家教导,也不太限制女孩们私下读些杂书。

    杨竹书其实没受过什么苦,只是从杨家到临安后吃了点苦头,但也不算多,姑母对她的不满意让她恐惧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离开姑母后,恐惧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所以她在知道月娘的志向后只有敬佩,而没有升起自己也想回去的念头。

    她对临安没有感情,只对老家的父母和姐妹们有感情,可那感情其实也很稀薄。

    自幼她就知道,将来有一日,她会嫁给一个高官公子,充作婆家与娘家的桥梁,至于她自己的婚姻生活如何,这是不重要的,她只要敬爱丈夫,孝顺公婆,其余的一切都交给老天。

    现如今,她不会和表哥成婚,又离开了临安,于是过去父母亲人叮嘱她的目标就消失了。

    可能父母会被姑母和姑父责怪,但她如今脱离了那个环境,转头再去看才发现,这段姻亲关系,其实她在其中的位子并不重要,陈杨两家联姻几代人,其中利益纠葛已经不是一个女人能左右维护的了。

    就像爹娘说的,杨家有钱也有官身,但她嫁过去以后,要牢记杨家不是她的后盾,不要和丈夫顶嘴,不要违背婆婆的命令,不过,偶有小错也无妨,陈家也绝不会休了她。

    只要陈杨两家仍旧利益一致,她和表哥就永远是一对“恩爱夫妻”。

    她的情绪不重要,她的追求也不重要,她可以是杨家小姐,也可以是一个木偶泥胎。

    没出来之前,她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她乃父母所生,精心养育,而她成人之后,自然应当回报父母,回报家族,男儿科举考试,从经济仕途回报,女儿自然是嫁人联姻,从两家之好回报。

    她还记得自己对表哥说的话,现在想来,实在有些可笑。

    男儿科举考试,去维护封建君父,倾轧底层百姓。

    女儿嫁人联姻,为前者照顾后院,让前者能无后患的去倾轧百姓,再生出女儿来继续联姻,生出儿子来继续科考。

    那些富贵人家的太太,得到了丈夫尊重的太太们,她们难道靠得真是贤良淑德吗?

    恐怕靠得是能打理好家里,为丈夫的荒唐擦屁股,能靠经营店铺田地,为婆家挣出钱来,好方便家里的男人能更无忌惮的倾轧底下的百姓。

    杨竹书坐在车上,回忆起家中的女人们,她们都敬爱丈夫,惧怕丈夫,她娘甚至不敢对她爹主动说一句话,半生胆战心惊。

    但娘做错了什么吗?

    她的嫁妆任爹取用,对丈夫百依百顺,对公婆无比孝敬,她完成了世俗对一个女人的所有要求,可她没有得到一点奖励。

    为什么?娘也听从祖父母的话嫁人了,听从训诫成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对着她也是个慈爱的母亲,但娘没有得到幸福,然后转头又对她说一样的话。

    娘到她临行为止,还以为是自己还不够贤惠,如果自己真的够贤惠了,那丈夫一定会回心转意,和她重归于好。

    本就是错的东西,因着捆绑了道德孝道,于是世代一错再错,竟然无人以为不对。

    她若不逃出来,那么她延续娘的悲剧,等她生了女儿,这悲剧又继续延续。

    直到此时,杨竹书才能平心静气的幻想自己真要是和表哥成了婚,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她不会以为自己是错的——不会以为男子科举为官,女子照顾内院有什么错,她会督促表哥上进,一次考不上,那就考第二次第三次。

    而她也不会认为,私底下做些买卖,买些田地有什么错,世上有卖地的,自然就有买地的,两厢情愿,有哪里不对?至于失了田的人还能不能活下去,那与她何干?又不是她叫他们卖地的。

    他们绝不会是一对恩爱夫妻,只会是怨偶。

    论语说,君子不器,杨竹书原本不懂讲的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如今再想起这四个字,倒生出了不同的感慨。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把自己当工具。

    而世上多少女人,生来就被当做工具,到最后,自己都以为自己是工具了。

    似乎只要放弃自己的情感,放弃自己的意志,当一个管家婆,当一个贤妻,就能得到认同和尊重。

    杨竹书曾经也想过,只要她不爱丈夫,那么无论丈夫做出什么她都不会伤心,只要她打理好陈府,生出儿女,完成一个妻子的职责,哪怕丈夫不爱她,起码也会得到尊重,日子就还能过下去。

    可如今再想——这不就是女子的经济仕途吗?

    把自己工具化,放弃情感追求,尽力在府里发挥管家的职能,何其掩耳盗铃?

    仿佛是“不是你不爱我,是我不稀得你爱我”。

    但其实是“我把所有的精力时间追求都放在府中,让你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追名逐利,这样你是不是就能尊重我,对我好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