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096章 张献忠

第1096章 张献忠(1/2)

    前面说过,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不能成功的原因。

    其一,农民起义者多未受专业军事训练,组织能力欠缺,难以与官军抗衡。

    其二,起义军内部往往矛盾重重,缺乏统一指挥,易致力量分散。

    其三,起义领袖或有短视之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难以应对复杂局势。

    其四,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持久战事。

    其五,政府反应迅速,且常施分化瓦解之策,起义军易受打击。

    凡此种种,皆农民起义难以成功之关键所在。

    而陕西这场由流民主导杀官造反的闹剧,还算不上起义。

    他们只是一群饿疯的人,想要活命爆发的一场闹剧罢了。

    榆林官兵死伤殆尽,榆林百姓大都受兵灾,而那流民也没落得什么好处。

    三方皆输,要说在这场事件中有谁得到好处,必然就是王之寀和朱威了。

    王之寀将责任都扔给了岳阳,朱威则是可以坐山观虎斗,只要他愿意,早在月前就能够兵不血刃的取了榆林。

    “大人,全杀了!这是这个月第八批了,加起来都有五千多人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袁浩又开始对朱威抱怨了。

    流民在榆林没有抢到粮食,也没有人组织了,那就只能四散了,有脑子的知道宁夏兵的厉害,不敢再往西走了。

    而那些没脑子的,或者头晕眼花失去方向往宁夏走的,全都被收拾了。

    袁浩这种杀才可不会管那些百姓流民可不可怜,多年的杀戮早都让他心如钢铁了。

    现在来找朱威抱怨其实还是为了出兵立功。

    朱威自然也知道袁浩所想,只不过他还是不急。

    雪停了,在暗卫那四封信发出够的那天就停了。

    如今已经是四月四日了,正好是清明节。

    朱威轻声叹了一口气:“清明节啊…不是个好日子,去将那些尸体都埋了吧。”

    “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兵?李维都运了两次粮草了。”

    朱威皱着眉头有些不悦的问道:“你在教我做事?”

    袁浩立马怂了:“不敢,属下这就去安葬那些流民。”

    说罢小跑离去,朱威揉了揉眉头,袁浩急,他也急啊,三万大军从集合到现在两个月了,每日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有人会说就算不将部队拉出来,每日也会有花费,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了?

    这是他们没有理解古代打仗的资源消耗并非只是粮食。

    除了运输耗费民力物力之外,还有路上的人吃马嚼,都是额外的支出,更何况现在已经开春,正是春种的时节,这三万多人加上民夫徭役本可以开荒种植,现在却只能待在这里。

    来回一算消耗就不止平常的两倍了。

    当然了,这些消耗以朱威现在的家底是消耗的起的,可是再厚的家底也不能这般消耗下去,现在宁夏蒙明大灾之后的恢复工作还是很重的。

    所以,陕西要拿,并且是要以雷霆之势拿下,在豫陕通道修复之前,可是也要在张之极,白飞飞,李牛,秦冉儿,徐梦瑶,还有徐家那些人确定能够安全出京之后。

    这个时间点的把握,很难。

    消息传输太慢,哪怕是暗卫一来回也需要二十天时间。

    二十天,在开春的时节中,尸体都能烂的不成样了。

    可是没有办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科技未发展起来的缺点。

    “四月十二!”

    朱威默默在纸上写下这个日期。

    这是给他自己下的最后通牒。

    “来人!”

    “在!”

    “让孛儿斤动起来吧。”

    “是!”

    ……

    延安府。

    岳阳带着陕西卫所大军于三月底赶到此处。

    陕西也是有边镇的,比如固原镇,可是那固原镇的兵就不是他能调的动了。

    陕西这地方真的是有说法的,明末张献忠、李自成起义于此,到了近代又是我党主要的根据地之一,反抗精神经久不息。

    现在也是一样,岳阳到了不过十天而已,就出了不少乱子。

    最主要的还是兵与民的矛盾问题。

    宁夏没人敢去,那些流民和榆林的百姓只能往南走了,而榆林的南边就是延安府。

    几十万人啊,没粮食会发生什么事儿就不用说了,榆林已经给了示范了。

    为了安稳这些流民,岳阳也是无奈,用军粮在城外施粥,这才能够稳住局势。

    可是卫所的官兵原本就有些吃不饱,这两年好了一些,一天能吃两顿饭了,现在又让他们回到一顿饭的时候,谁愿意?

    让这些官兵去找岳阳闹他们是不敢的,但是他们敢对延安府的百姓下手啊,高门大户他们可没这个胆子,可是那些平头百姓就遭了秧了,这种事儿他们可是驾轻就熟了。

    这种情况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