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曲公公说的是。”那小太监赶紧说道:“陛下能坐上龙椅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都是天命所归。”曲灿伊说道:“陛下允文允武,上阵可领兵杀敌,正位天下可治国安民,这才是天子之相。”
“可这天下大半都是王爷带人打下来的。”有人说道。
“能说出这话,可见你有多么愚蠢。”曲灿伊说道:“陛下和王爷那就好似一个人,谁领兵谁主政那都是陛下和王爷的私事,那些大臣们都不敢妄议此事,为什么?”
“为什么?”有人问道。
“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大明缺了这二位谁也不行。”曲灿伊说道:“有陛下在,王爷的屠刀才不会举的那么高,不然你觉得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还能剩下几个人?依着王爷的性子,保不齐就拿着这些世家大族的族谱点着名字的杀,从头杀到尾。”
“而有王爷在,陛下也能安心不少。”曲灿伊继续说道:“这兵权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个问题,可有了咱们王爷在,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王爷在外领兵,陛下治国理政,二位相辅相成,这才有了大明的今天。”
“曲公公,那个城外的村庄您去看了,怎么样啊?”有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开口问道。
“我去看过了,很好。”曲灿伊说道:“您是不是该出宫了?有什么安排吗?”
“我再有两个月就该出宫了。”老太监说道:“家里也没什么亲人了,我想去那个村子生活。”
“好说好说。”曲灿伊说道:“那村子里现在住了一些人了,您老过去了也不会太孤单,吃喝全都不愁,还有一些田地可以耕种,每个月陛下会叫人送去一些东西,保证每个人的吃喝,你可以放心。”
“那就好那就好啊!”老太监说道:“咱们这些人呐!最怕的就是出宫,日子不好过啊!”
“以后不会了。”曲灿伊说道:“陛下都想着咱们这些无根之人呢!以后的日子不会难过了。”
“曲公公,我这眼看着就要出宫了,也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老太监说道:“那几位老人家该处理就处理了吧!他们在留在宫里也不合适了,放出去更不合适。”
这老太监说的,就是当初伺候过刘宇森的几位老太监,这些人都是宫里的老人,曾经跟在刘宇森身边,现在刘宇森已经离开了皇宫,但是这些人作为太监,没有李朝宗的命令,肯定是不能离开的,而且这些人知道的东西有点多,毕竟是跟在刘宇森身边的,也不能轻易放出去,就这么一直留在了宫里,李朝宗早把这几个人给忘了干净了。
“我也惦记着这个事,可是不知道陛下那边是什么打算,我也不好贸然动手。”曲灿伊想到了那几个老家伙,之前可是没少欺负他,他在刘家父子那里没什么建树,被人欺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李朝宗身边伺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人啊!一上了岁数这腿脚就不灵便。”老太监说道:“都是奴才,总是要洗洗衣服的,打水的功夫保不齐就栽进水井里了,这人命太脆弱了。”
“可若是陛下要是问起了,我不好解释啊!”曲灿伊说道:“我倒是不怕陛下怪罪,为陛下分忧本就是做奴才的本分,可我担心他们知道一些陛下想知道的事情,最后人死了可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陛下问起他们?他们算个屁。”老太监喝了一口酒:“陛下这么久没提到他们,就是他们忘了个干净,或者陛下还记得他们,但是有些事你觉得陛下说出来合适吗?”
“那您的意思……”曲灿伊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我可没什么意思。”老太监笑了笑说道:“曲公公,你是陛下的贴身内侍,有些事去做而不是等到陛下提起了再去做,那可不是一个合格的 贴身内侍,盯着你的位置的人大有人在,你也不想早早的被别人取代了不是?”
人老精鬼老滑,能在宫里活到老太加你这个岁数的人,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他有些话可以说,但是也不会说的太明白,省得以后解释不清楚,如今这么多人听着,他可没说一定要去把那几个老太监给弄死,要是曲灿伊真对那几个老太监做了什么,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怎么都找不到他头上。
“人这一辈子选对了一次已经是很难了。”老太监继续说道:“可若是能算对两次,那这辈子可就了不得了,曲公公,你已经选对了一次了,接下来能不能选对第二次,就看您自己的本事了。”
曲灿伊细细品味着老太监的话,他的话不无道理,可是他仔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这几个人虽然李朝宗可能一辈子都想不起来,但是保不齐什么时候问上一嘴,他也不好解释,哪怕这些人是自然死亡,也得立即报告给李朝宗知道。
可这几个若是就扔在宫里,要是说出去点什么东西,好像也不太好,他现在很纠结,是直接弄死几人之后禀报给李朝宗,还是请示了李朝宗之后再弄死几人,这个先后顺序很重要很重要。
“请示了陛下,这件事和你就没什么关系了。